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驻跸山

驻跸山

①又名神山、神岭峰。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 1顺天府: 驻跸山“山石刻驻跸二字,金章宗尝游此”。又 《方舆纪要》 卷11昌平州: “其山绵亘而北,凡二十里,石皆壁立。正北有石梯,可登陟。金主暻尝游此,因名。”

②在今河北昌黎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驻跸山,“ 《旧志》: 唐太宗征高丽还,登此。郭造卿曰: 疑后魏文成帝尝游此,俗误以为太宗也”。

③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唐王山 (平顶山)。《新唐书·高丽传》: 贞观十九年 (645) 伐高丽,攻安市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因号所幸山为驻跸山,图破阵状,勒石纪功”。即此。另一说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十五里首山。《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 “驻跸山,唐太宗征高丽,驻跸其巅数日,勒石纪功焉。俗称手山。” 按勒石纪功之驻跸山在安市城,不在此处。

④本名薛家山。在今安徽宁国县南。《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 “鸡山” 条下: “又南二里曰薛家山。明太祖南征,尝驻跸于此,亦名驻跸山。”


古山名。有三,即今辽宁省辽阳市西南的首山(即马首山)、北宁市西北的医巫闾山及海城市西南的平顶山。因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与高丽交战时,曾驻跸于上述诸山,故称。又曾为了表彰战绩,勒石纪功于驻营过的海城市南面的山上,后世亦称此山为“驻跸山”。


猜你喜欢

  • 平刑岭关

    一名平刑关。即今山西繁峙县东一百二十里平型关。宋置瓶形寨,金称瓶形镇。《方舆纪要》卷40繁峙县“平刑岭关”条:“《边防考》:堡城正德六年筑,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增修,周二里有奇。”自古为交通要隘。

  • 壶河川

    古名祁夷水。即今山西广灵县南壶流河。《方舆纪要》 卷44广灵县: 壶河川 “在县西南,即滋水也。自灵丘县流入境,经县西南壶川山,下有神泉流注焉,因名”。东流至河北蔚县入桑干河。

  • 南门河

    即今广东恩平市城南锦江河。《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南门河在 “县南一里。《志》云,县境诸水,其大者曰漈头水,在县西二十里。源出龙鼍山,流经县西十五里之相公潭,为群流汇合之处,又东为南门河”

  • 新柯沙里国

    公元1222—1292年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王国。都城新柯沙里在今玛琅北部。在葛达那加拉统治时期,势力超过苏门答腊室利佛逝国,领土达到加里曼丹西北、马来半岛等地。1293年为麻喏巴歇国所取代。

  • 崇安驿

    元置,属崇安县。在今福建武夷山市旧南门外。明初改为长平驿。

  • 马阁水

    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马角镇东,为梓潼水上源。《寰宇记》卷84阴平县:马阁水“在县北。源自龙州江油县大业山下,来经马阁山,南流入县界,又七十一里入梓潼县界,更名潼水”。

  • 蒲与路故城

    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城为椭园形,周长2000多米。出土有铜质 “蒲峪路印” 及大量金代文物。确定为金代蒲与路古城址。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北临乌

  •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清置,属上驷院。驻地在博罗和屯 (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清一统志·牧厂》: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在独石口东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罗城。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七里”

  • 严公台

    在今安徽广德县西。《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严公台在州西。唐大顺二年,贼帅孙儒攻杨行密于宣州,屯广德,行密将陶雅破儒前锋,屯严公台,即此。”

  • 碧虚亭

    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七星山。初名齐云亭,南宋范成大重建,改名碧虚亭。在七星岩洞有范成大《碧虚亭铭并序》 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