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饶州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鄱阳县 (今江西波阳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景德镇市及波阳、余干、万年、德兴、乐平等县地。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为鄱阳府,寻改饶州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饶州置,治鄱阳县(今江西),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江流域(婺源县除外)和信江下游地区。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鄱阳府。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饶州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鄱阳县 (今江西波阳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景德镇市及波阳、余干、万年、德兴、乐平等县地。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为鄱阳府,寻改饶州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饶州置,治鄱阳县(今江西),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江流域(婺源县除外)和信江下游地区。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鄱阳府。
纳溪水(今永宁河)入长江之口。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永宁河东岸)。《宋史·地理志》 纳溪县:“皇祐三年,纳溪口置砦。绍定五年升为县。”明置纳溪口巡司于此。
即今河北涞源县南三十里插箭岭。《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 插箭岭,“相传宋将杨彦郎曾插箭其上,亦曰插箭峪。明嘉靖三十二年蒙古俺答犯大同,趣紫荆关,攻插箭、浮图等峪,即此”。清设守备驻此。
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北和镇。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巡司于此。在四川省绵竹市中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清道,人口3500。清道光初年兴场,即名清道场。1949年为清道乡,
即噶大克。今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东南噶尔雅沙。
藏语全称为隆务德钦曲科尔朗。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1301)。明洪武三年 (1370) 取名为隆务仓。嗣后,佛教僧侣散木丹仁钦主持正式建成隆务寺。在青海同仁县城旁,是安多地区格鲁派大寺院之一。在青海省同
又名万佛峡。在今甘肃安西县南一百五十里踏实乡境内榆林河谷两岸。始建于北魏,其后历代都有兴建。现存石窟四十一个,东岸三十个,西岸十一个。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万佛峡。在甘肃省安西县城南
元至元年二十年(1283)升云安军置,属夔州路。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云阳县地。明洪武六年(1373)降为云阳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云安军置,省云阳县入州。治今重庆市云阳
明置,属福清县。即今福建福清市南沙塘。《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化南镇”条下:沙塘镇“在县南六十里,有民城,隆庆间筑”。(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隰州置,治所在隰川县 (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石楼、永和、蒲县、大宁等县地。天德三年 (1151) 复改隰州。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隰州置,治隰川县(今山西
又名高陂水。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元和志》 卷7城父县: “高陂,县南五十六里。周回四十三里,多鱼蚌菱芡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