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雩山
一名碧虚山。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碧虚山“在善化县岳麓山南。宋刘珙建风雩亭于其上。亦名风雩山。与道乡台相左右”。
古山名。又称碧虚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宋刘珙曾建风雩亭于此。
一名碧虚山。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碧虚山“在善化县岳麓山南。宋刘珙建风雩亭于其上。亦名风雩山。与道乡台相左右”。
古山名。又称碧虚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宋刘珙曾建风雩亭于此。
北宋太平兴国初以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章县置,属郴州。治所即今湖南宜章县。元属郴州路。明属郴州。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东南部,毗邻广东省。属郴州市。面积 2086 平方千米。人
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七里。《汉书·地理志》 天水郡注:师古曰:“《秦州(地)记》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 因以名焉。”《水经·渭水注》: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东。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北海中大戢山。明《郑和航海图》作“大七”。
又名三盆口。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平山县:白羊平口“县西北百六十里,又南五里曰白羊口,东北去龙泉关三百里,皆宏治二年设兵戍守”。
1914年由岱北道改置,属山东省。治历城县 (今山东济南市)。辖境约当今山东无棣、阳信、乐陵、商河、济阳、齐河、济南、长清以东,东营、垦利、博兴、桓台、淄博市西部、莱芜以西,肥城、泰安、新泰以北地区。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四十余里。《水经·淮水注》: “ (椒) 水上承淮水,东北流径蛇城南。” 即此。
即乌尔繖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东、新巴尔虎左旗西之乌尔逊河。《清史稿·地理志》胪滨府:“东南有乌尔顺河, 自贝尔池出,北流入呼伦池。”
汉长安城内桂宫的南门。《汉书·成帝纪》:帝为太子时,“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未央宫北面别门)”。注引张晏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
元置,为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治。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五十四里石鼓镇。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