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峒隘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频峒隘)。《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 “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清时设兵驻防。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频峒隘)。《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 “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清时设兵驻防。
指今四川康定县。清光绪黄懋材 《西輶日记》: “炉城二水夹流,三山紧抱,晨夕多风,终年积雪,盛夏犹服重裘。……实西南之锁钥,藏卫之喉吭也。”
在广东省东部,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东江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范围包括现今汕头、梅州、汕尾三市全部以及惠州、河源二市大部。其中心区域,初在海陆丰,1927年11月由彭湃领导创建。1929年春后转
即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元至元十二年(1275)于此置易门县。《元史·地理志》 昆阳州易门县:“在州之西,治市坪村,世为乌蛮所居。”元代后期徙废。
即今福建大田县西北桃源镇。明置桃源巡司于此,旧属漳平县,嘉靖十六年 (1537) 改属大田县。(1)即今福建省大田县西北桃源。明时于此置巡检司。(2)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天平山。
①唐置,属武峨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后废。②唐武后天授二年 (691) 分永康县置,属婺州。治所即今浙江武义县 (壶山镇)。寻改名武成县,天祐中复名武义县。元属婺州路。明、清属金华府。民国初浙江
即南安郡。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魏书·地理志》 渭州: “南安阳郡,领县二: 桓道、中陶。”
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南扁都沟,为由青入甘主要道口之一。民国 《大通县志》 第一部: 扁都口“去县城西北三百九十里。群峰若帐,一口如瓶,为北出甘州之要道”。
即白犬洋。今福建连江县东南白犬列岛。清光绪《七省沿海要隘全图》作白畎。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 治所在阳仁城(今河南汝州市西南)。东魏天平二年(535)废。武定元年(543)复置,治梁雀坞(今汝州市东北)。二年(544)属北荆州,五年(547)移治杨志坞(今伊川县西南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玛多县西南鄂陵湖以东。后又分出竹节土司和白力登玛土司 (一作白力得玛族)。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