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城县
五代唐改须昌县置,为郓州治。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北宋咸平三年(1000) 移治今东平县西南州城镇。宣和元年 (1119)为东平府治。元为东平路治。明初为东平府治。洪武七年 (1374) 改为东平州,省须城县入州。
古县名。五代唐避其先李国昌名讳,改须昌县置。治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为郓州治。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徙治今东平县。为东平府治,元为东平路治,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降为东平州治。明洪武七年(1374年)省入东平州。
五代唐改须昌县置,为郓州治。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北宋咸平三年(1000) 移治今东平县西南州城镇。宣和元年 (1119)为东平府治。元为东平路治。明初为东平府治。洪武七年 (1374) 改为东平州,省须城县入州。
古县名。五代唐避其先李国昌名讳,改须昌县置。治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为郓州治。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徙治今东平县。为东平府治,元为东平路治,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降为东平州治。明洪武七年(1374年)省入东平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南高峰下。宋《淳祐临安志》卷9:石屋洞“有石洞极高,状似屋”,故名。洞壁原有五代晋至北宋初镌造罗汉五百余尊,毁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1940年伪满置,省会在密山县(后改为东安市,今黑龙江省密山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密山、鸡西、虎林、宝清、饶河、勃利、鸡东、七台河、林口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方舆纪要》卷60洮州卫:纳怜站“在卫西。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阿卜商等叛,据纳怜七站,命沐英讨擒之。即此”。
唐大历二年(767)置,属道州。治所在今湖南新田县西。北宋乾德三年(965)废入宁远县。古县名。唐大历二年(767年)分延唐县置,治汉舂陵故城(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与新田县交界处)北。以年号得名。属道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方舆纪要》卷72嘉定州: 凌云驿在 “州治东,水驿也”。驿以凌云山寺为名。
北宋以马栏堡置,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十里张家砭乡高石角北,故关遗址尚存。
在今江西兴国县北。 《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江水 “在兴国县北。 源出覆笥山, 东南流至方口,合方太水,又合宝石、早溪、鳌源、龙上、池源诸水,又南径县东,合黄田水,又南至东涧口与潋江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五十四里崔家集镇。清道光 《平度县志》 有崔家集。
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跨马关水上。清嘉庆《密县志》卷6:飞云濑“石色青碧,有数窦,水穿其中,鸣泻之声,瑟瑟中听。前有渟渚,可驾一舟。亦名锦石洲, 以其在水中也。上可坐百人,为高士游览之所”。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上渔乡渔漈村。《方舆纪要》 卷94景宁县: 青草隘在 “县南百十里。接福建寿宁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