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陵城
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五里。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9: 韩陵城 “在县治东北五里宋养马圈。原有城池,俗呼为韩陵圈子。元至正十七年迁县治于此。洪武元年因地狭,始迁今治。正德五年黄河水淤平”。
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五里。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9: 韩陵城 “在县治东北五里宋养马圈。原有城池,俗呼为韩陵圈子。元至正十七年迁县治于此。洪武元年因地狭,始迁今治。正德五年黄河水淤平”。
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东北白泉镇北。《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 柯梅岭“在海中舟山所东,出浦则为鱼山外洋、乌山门外洋”。
①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汉建安六年 (201) 为巴东属国都尉治。三国蜀为涪陵郡治。《三国志·蜀书·张翼传》: 建安末 “为江阳长,徙涪陵令”。即此。西晋永嘉后废。②即涪
即覆盎门。汉长安城南面东头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大白杨、小白杨二村之北。《汉书·刘屈氂传》:戾太子军败,“南奔覆盎门,得出”。师古注:“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城门,一号杜门。”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0武陵县:“《志》云,龙阳县(今汉寿县)西三十里有崇神潭,即九潭也。其在武陵境内者凡二潭,今有九潭河泊所,置于府东三里。”
南宋绍熙五年(1194)改明州置,治所在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以年号为名。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象山等市县及舟山群岛。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庆元路。宋、元时均置市舶司于此,为重要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旱土场。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江北厅:土沱铺“在厅东七十五里”。
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北五十里青龙厂镇。清代曾在此办厂开采青铜。集镇名。在安徽省肥东县西北部、青龙水库东侧。青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60。原名张管店,后因从白龙至青龙有三岗,即白龙岗、乌龙
亦名陕津、大阳津。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春秋时,在茅戎境内,故名。《左传》: 文公三年 (前624),“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又称
即牙母鲁克池。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一统志·西藏》:牙母鲁克于木卒池“在纳噶拉则城(今浪卡子县)东。池广四百六十余里,中有三山,一名米纳巴,一名鸦博土,一名桑里。山下溪流甚多,时白时黑,或成五彩
①即今新疆鄯善县西一百五里苏贝希。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4:苏巴什“地有小堡”。②即今新疆阿克陶县西南苏巴什。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引《海英路程记》:“自布伦库尔至塔墩巴什五百八十里。内一百二十里苏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