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
即硖口山。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峡口山在“城 (宁夏镇) 西南一百四十里。两山相夹,黄河经其间,古名青铜峡,有古塔一百八。宋张舜民诗: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凭君莫向望乡台”。
又称青山峡。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境内。峡谷处牛头山境,两岸陡崖峭壁,峡长8千米,宽300米,落差5米。富水力资源。峡口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游的第一期重点大型工程之一。
即硖口山。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峡口山在“城 (宁夏镇) 西南一百四十里。两山相夹,黄河经其间,古名青铜峡,有古塔一百八。宋张舜民诗: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凭君莫向望乡台”。
又称青山峡。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境内。峡谷处牛头山境,两岸陡崖峭壁,峡长8千米,宽300米,落差5米。富水力资源。峡口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游的第一期重点大型工程之一。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与江西交界。《方舆纪要》卷98光泽县:杉岭在“县西北九十里,为福建、江西交界处。石山雄绝,蹊径仅容单车。置关其上,曰杉关”。又称大杉岭。在福建省西北部和江西省边境。属武夷山。东北—西
亦作怀恩县。东魏改淮阴县置,为淮阴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北周改为寿张县。
在今山东枣庄市北,夹山之旁。《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夹儿山“在峄县北七十里。旧有锡场”。
当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北境之磨子山。清为察哈尔右翼正黄旗驻地。
唐开成中 (836—840) 析长溪、宁川及古田地置,即今福建省宁德市。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 升为宁德县。唐开成中析长溪县宁川及古田地置,即今福建省宁德市。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
辽代春夏秋冬四捺钵 (意为行营、行在) 之一。在今吉林大安市西北六十二里月亮泡镇(即洮儿河流入嫩江处) 一带。《辽史·营卫志》:“春捺钵: 曰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青坪。1946年7月当地解放后先后设蓝雒办事处、蓝雒县治此。
在今广东徐闻县东。《方舆纪要》卷104徐闻县:大水溪在“县东十里。源出县东北笼床山,至县东有石滩,水声响急,其下旋洄为潭,深不可测,俗名龙潭。南流经海安所城东入海。俗号石滩,为灵山镇海滩”。
明置,属山丹卫。即今甘肃山丹县南大马营乡。清设游击驻防。
明洪武九年(1376)改兴国府置,属武昌府。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通山、阳新等市县地。1912年改为兴国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兴国府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属武昌府。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