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衣江

青衣江

①古名大渡水、沫水、平羌江、平乡江、雅河。在今四川西部,为大渡河最大支流。《水经·青衣水》: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 源出四川宝兴县北夹金山南麓,曰宝兴河,西南流切灵鹫山,形成灵关峡,南流纳芦山河,至飞仙关西侧纳荥经河 (天全河) 后始称青衣江。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市西水口镇草鞋渡注入大渡河。再东流注入岷江,全长281公里。

②指今四川青神县境内一段岷江。《旧唐书·地理志》 青神县: “临青衣江,西魏置青衣县。本治思蒙水口,武德八年移于今治。”


又称雅河。古称大渡水、沫水、平羌江。因流经古代青衣羌国和青衣县(今名山县和芦山县境),故名。大渡河支流。在四川省中部。《水经注·青衣水》:“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上源由宝兴河、天全河、荥经河三河组成。宝兴河发源于宝兴县东北巴朗山南麓,流至芦山县芦阳镇南纳芦山河,至飞仙关纳天全河后始称青衣江。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市县,在洪雅县纳花溪河,到乐山市草鞋渡入大渡河。长276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支流有芦山河、老场河、陇西河、雅安河、花溪河、雅川河、安溪河等。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属峨眉山暴雨区,水量充沛。天全县飞仙关以上,河流穿行于二郎山和夹金山之间的纵谷区,河谷深切呈V形,水深流急,富水力资源。上源宝兴河上建有鱼子溪等水电站,干支流上建有苗溪、总岗山、始阳等水库。洪雅罗坝以下88千米可通行木船。上、中游两岸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林木。


猜你喜欢

  • 昌山镇

    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南昌山。《清一统志·袁州府》: 昌山渡 “在分宜县西二十里。宋元时尝设浮桥,后易以舟”。

  • 怀戎县

    北齐天保六年(555)改潘县置,为北燕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北周属燕州。隋属涿郡。唐属妫州,长安二年(702)移治今怀来县(沙城)东南旧怀来城(已没入官厅水库)。辽属可汗州,改名怀来

  • 南源岭

    在今江西宜春市东。《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宜春县: 南源岭在 “府东四十里。岭凡五,俗称南源五岭”。

  • 蛮洒冈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太平街附近。天启《滇志》 卷30干崖宣抚司: “同知刘汉佐居蛮洒冈,经历廖氏居雷弄冈,知事管勋奇居猛语冈,刘、管、廖皆华人,以功授者。”

  • 林中

    即林。战国魏邑。在今河南新郑市东二十五里。《史记·苏秦列传》: 苏代曰,“兵困于林中”。《集解》: 徐广曰,“河南苑陵有林乡”。古邑名。又作林,或称林乡。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史记·苏秦列传》苏代曰:

  • 柘厥关

    唐置,在今新疆库车县西渭干河西。《新唐书·地理志》: “安西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

  • 石坑山

    在今广东阳东县西北石坑。《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石坑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数峰相接,瑶居其中,接阳春县界,恃为藩翰”。

  • 耿乡

    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后汉书·耿纯传》:光武 “拜纯为前将军,封耿乡侯”。李贤注: “郦元注 《水经》 曰,成郎水北有耿乡,光武封耿纯为侯国,俗谓之宜安城。其故城在今恒州槀城县西南也。”

  • 龙南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置,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虔南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复名龙南县,属赣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1310)

  • 脽丘

    又名魏脽。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史记·封禅书》: 西汉元鼎四年 (前113),“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