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浦
即今辽宁大连市西南小平岛。《新唐书·地理志》: 登州东北海行,“北渡乌湖海,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吴承志《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 谓: “小滨岛至三山岛海底俱污泥及硬泥,浅处泥滩,青泥浦由之而名。今小滨岛市埠尚沿俗名为青泥洼。” 小滨岛,今名小平岛,即唐之青泥浦。
在今辽宁省大连市西南小平岛。唐属安东都护府。
即今辽宁大连市西南小平岛。《新唐书·地理志》: 登州东北海行,“北渡乌湖海,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吴承志《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 谓: “小滨岛至三山岛海底俱污泥及硬泥,浅处泥滩,青泥浦由之而名。今小滨岛市埠尚沿俗名为青泥洼。” 小滨岛,今名小平岛,即唐之青泥浦。
在今辽宁省大连市西南小平岛。唐属安东都护府。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1德清县: “荷叶浦寨在县东北二十七里。宋嘉定间置,设巡司于此。” 明初移治今新市镇。
五代晋天福八年(943)置,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
①北宋置,属河南县。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四里伊河北。金改属洛阳县。②北宋置,属邻山县。在今四川大竹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62渠州:龙门镇“在邻山县西四十五里”。③北宋置,属巴西县。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
在今云南施甸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8施甸长官司:秀岩山在“司(旧治)东南二里。岩下出泉,注于小罗窑河,北流经峡口洞而入澜沧江”。
亦名黄龙滩。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唐峡内。《水经· 江水注》: “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泝所忌。” 《寰宇记》 卷 148夔州奉节县: 黄龙滩,“ 《荆州记》 曰: 三峡之首,北岸有白盐峰
又称浏渭河、浏水。《水经注·湘水》:“又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即此。湘江下游支流。在湖南省东部。源出湘、赣两省边境九岭山,上源有南北两支,称小溪河和大溪河,在杨潭乡双江口汇合后始称浏阳河
一名谢村镇。即今广西来宾县南五山乡。明设守备驻守。《方舆纪要》卷108贵县:五山镇,“《志》云:五山之地,周数百里,界宾州、迁江、武宣、来宾间。山深林密,八砦余孽往往逋逃于此。万历中,浸淫为患。二十二
东魏武定二年(544)置,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伊川、嵩县、汝阳等县地。北周废。东魏置,治南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嵩县、伊川、汝州等县市一带。北周
即今山东烟台、乳山二市之黄垒河。《清一统志·登州府》: 黄垒河 “在宁海州南一百里。发源姑余山,东南流入海”。
①南朝梁天监中分晋安郡置,属扬州。治所在晋安县 (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九龙江、木兰溪三流域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地。陈天嘉五年 (564) 改名南安郡。梁、陈时为对南海交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