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溪
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白龙江支流下寺河、黄沙河。《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有青川溪,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 《清一统志 ·龙安府》: 青川溪,“ 《旧志》: 源出清潭 (塘) 岭,合白雄关山溪,下流二十里至青川城东转南,又一百里至昭化县界入白水”。
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白龙江支流下寺河、黄沙河。《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有青川溪,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 《清一统志 ·龙安府》: 青川溪,“ 《旧志》: 源出清潭 (塘) 岭,合白雄关山溪,下流二十里至青川城东转南,又一百里至昭化县界入白水”。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特洞寨 “在特洞山上。高数十仞,四面壁立,惟一径仅尺许,曲折而入,上有天池,虽旱不竭。其中平田数百亩,皆腴壤也”。
①十六国后凉都城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市城)城门。《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建和年间(400—402),秃发傉檀“率骑一万,乘虚袭姑臧。(吕)纂弟纬守南北城以自固。傉檀置酒于朱明门上,鸣钟鼓以飨将士,耀兵
亦称峄县铁路。从山东枣庄经峄城至台儿庄。全长45公里。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动工兴建,1911年建成。为中兴煤矿公司所筑之轻便铁路。
亦作汜水寨。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南汜水镇。《元史·石普传》: 至正末,张士诚义军据高邮,石普率官军进击,“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
古称泫水、源漳水、源泽水、莞谷水,又名丹水。在山西省东南部。源出高平市北丹朱岭。《山海经》: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即此。《读史方舆纪要》:“丹水上源合上党诸山之水,建瓴而下,每暴雨涨
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祝林乡。清时有州同驻此。民国设县佐。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冈山镇。原名阿公店。日本占领期间改名冈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冈山镇。因附近有大小冈山为名。《清一统志·台湾府》:大冈山“在台湾县南八十余里。山顶险峻,上有巨冈,可望不可登
①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1灵石县: 秦王岭 “在县东南三十里”。②在今山西浮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1浮山县: 秦王岭 “在县东北四十里。《旧志》,唐太宗南破宋老生,从霍山潜行至此
在今河北怀来县 (沙城) 南。《方舆纪要》 卷17保安州: 宝峰川镇 “相近者有安树寨、豺狼峪、庄窠涧等口,南达大龙门口不过一二十里,与涿州接界。弘治中,抚臣周纲言: 宝峰川通宣化府要路,三十八盘、分
即今云南罗平县西南偏山。清有外委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