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川县

青川县

①即清川县。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又东有青川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十月以旧青川县置,属四川都司。” 以青川溪而得名。《明史·李自成传》: 崇祯十年 (1367),李自成义军入川,攻占广元后 “遂连陷昭化、剑州、梓潼、江油、黎雅、青川等州县”。

②1941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1951年迁今治乔庄镇。


在四川省北部,西北邻甘肃省,东北邻陕西省。属广元市。面积 2938.2 平方千米。人口24.8万。辖9镇、28乡(含2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乔庄镇。西魏置马盘县,为马盘郡治。因马盘山得名。隋开皇初废马盘郡,县属平武郡。唐天宝元年(742年)马盘县改名青川县,因青川溪而得名,县治在今青溪镇,属龙州。北宋末属政州。南宋复属龙州。元省县入龙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青川千户所,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属龙安府。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裁所并入平武县。雍正九年(1731年)设青川县丞。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至此在部分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1941年置青川县,治今乔庄镇。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剑阁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广元专区。1953年属绵阳专区,1985年划属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地摩天岭南与龙门山北交界处。西北部高,东南低。居龙门山地震带,时有震情发生。青川河西向东入境,于境东北汇入白龙江。下寺河流贯西北部南流出境后入白龙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建此。农产有玉米、小麦、薯类、豆类,产油桐、漆、菌类。为全国木耳生产基地县之一。有煤、铜、水晶石、沙金等矿。有采金、玻璃、糠醛、制药等工业。宝成铁路横贯境南。212国道及青广、青绵公路相交于境内。纪念地有红军桥,名胜古迹有石牛寺、赫家坪战国古墓群及青溪古城遗址。


猜你喜欢

  • 九原山

    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方舆纪要》卷40忻州:九原山“在州城西。汉末以此名县。今州城跨冈上,三面俱临平畴。亦曰九龙冈”。②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春秋晋诸大夫葬此。《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手九原。

  • 大拿溪

    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溪。《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大拿溪在“府东八十里。源出建阳县界,东北(南)流,至拏口,亦曰拏口水。诸溪涧水皆流合焉……流入紫云溪”。

  • 祝国

    又作铸国。西周封国。在今山东肥城县东南。《史记·周本纪》: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 “黄帝之后于祝”。即此。

  • 中陵水

    亦作中陵川水。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水经·河水注》:树颓水“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北俗谓之大浴真山,水亦取名焉。……水曰诰升袁河,西南流径沃阳县,左合中陵川

  • 塞齐窝集

    即张广才岭。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属长白山脉。《清一统志·吉林一》: 塞齐窝集 “在 (吉林) 城东二百十二里。高五里。周十里。城东诸河及宁古塔诸河多发源于此”。

  • 偏头山

    即今云南罗平县西南偏山。清有外委千总驻防。

  • 长沙塘营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方舆纪要》卷101新会县:长沙塘营“在县西南。有北腊、山船、金坑、雷公岩、斩头等山贼”。

  • 滇缅铁路

    滇缅铁路的勘线工作自 1938年冬至1939年春大部完成,最后选择从今云南昆明起,经安宁、禄丰、一平浪、楚雄至祥云后,采用南线经弥渡、云县、孟定,由苏达、滚弄入缅,通至腊戍与缅甸铁路相衔接。1939年

  • 谒戾山

    ①即麓台山。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山海经·北次三经》: “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祀水。”②又名羊头山。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山海经·北次三径》:

  • 顾家桥集

    即今安徽凤台县西北顾桥乡。清光绪《凤台县志》 卷1: 顾家桥 “距县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