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置,在今宁夏中卫县西七十里长流水。清乾隆《甘肃通志》卷6:“节使出入,属国朝贡,路皆由此,近商旅亦接踵往来,遂成孔道。”
春秋陈国夏氏邑。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南。《诗经· 陈风 ·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寰宇记》 卷 10西华县: “夏亭城在县西南三十里。……今城北五里有株林。即夏氏邑,一名华亭。”古邑名。春秋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清康熙三年(1664) 改设碣石镇总兵镇守。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广东省陆丰市东南碣石镇。清康熙三年(1664
①西晋惠帝置,属零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八十里芦洪市镇。《水经·湘水注》:应阳县“盖即应水为名也”。隋废入零陵县。②隋大业二年(606)改应城县置,属安州。治所即今湖北应城市。次年属安陆郡。唐武
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方舆胜览》卷56威州: 高碉山 “今州县治并据此山,三面悬崖,姜维故城在焉”。《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高碉山在“州北三十里。三面悬崖,大江经其南。刘煦曰,维州治岷山孤峰,
一名文斤山。在今湖南新化县南一百里。《方舆胜览》卷26宝庆府:文仙山“上有三峰,石壁峭绝。半山之间有石室, 旁有龙池”。《方舆纪要》卷81新化县:文仙山“相传晋高平令文斤得仙于此”。
旧名新民埠。即今广东花都市驻地新华街。1955年花县迁治于此。1993年改设花都市。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即今山西中阳县。三国魏移治今山西孝义县,西晋永嘉后废。1914年改宁乡县为中阳县,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中阳县城。1930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西麓。属吕梁市。面积
①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二十里。有高明市。民国 《天台县志稿》 卷6引 《方外志要》: 高明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幽溪之上,智者讲经,佛陇风吹经去,寻至此,遂建刹焉”。②在今湖南怀化市境。《舆地纪胜》 卷71沅
清置,属郃阳县。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黑池镇。在陕西省合阳县东南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黑池,人口4830。相传昔有涝池,池水乌黑,故名。清雍正年间设镇。1949年设黑池乡,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