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关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清 一统志·陕州》:雁翎关 “在州东南。路通河南府永宁县。明时有兵戍守”。
又称雁领关。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为通往洛宁交通要道。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清 一统志·陕州》:雁翎关 “在州东南。路通河南府永宁县。明时有兵戍守”。
又称雁领关。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为通往洛宁交通要道。
①在今山东平原县境。汉元朔三年(前126)封济北贞王子刘信于此。元鼎五年(前112)国除。②即訾娄。春秋邾地,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公羊传》作“丛”。即“訾娄(1)”。
清乾隆三年(1738)置,为镇安府治。治所即今广西德保县。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与敬德县合并置德保县。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年(17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为镇
俗称青海王旗。即和硕特西前旗。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
在今湖南黔阳县东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 钩岩山 “削壁悬崖,倒垂如钩。中有泉,世谓之钩崖水”。
宋大理置,属弄栋府。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西部,现已成官屯水库。元代废。大理前期置,治今云南省姚安县西北。约废于蒙古宪宗时。
又作塔水坝。即今四川安县南塔水镇。清嘉庆 《安县志》 卷11: 塔水坝 “属彰明县者十之六,系插花地,非连界也。城南五十里”。
又作公爷府。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驻地锦山镇。清乾隆八年(1743)建公爷府于此。1948年喀喇沁右旗迁驻于此。1949年置喀喇沁旗。1956年设公爷府镇。1966年改名锦山镇,取锦绣河山之意。
北宋置,属邻山县。在今四川邻水县东北兴仁镇。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马龙县。二十八年(1395)降为马隆守御千户所。
一名荆隆口。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二十里。河水自砥柱而下,至金龙口最为险隘,历代屡决。《明史·河渠志一》: 宣德十年 (1435) “浚金龙口”。即此。又称荆隆口。在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黄河自龙门、砥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