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陶公山镇

陶公山镇

即今浙江鄞县东南莫枝镇之陶公村。清光绪 《鄞县志》 卷2 《市镇》: 陶公山 “距城三十五里”。


猜你喜欢

  • 耒水

    湘江支流。源出今湖南桂东县境,流经汝城、资兴、郴县、永兴、耒阳、衡南等县市,至衡阳市东入湘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郴县:“耒山,耒水所出。”《水经》:“耒水出桂阳郴县南山,又北过其县之西,又北过便

  • 底柱

    山名。亦名砥柱山、三门山。在今山西平陆县东、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为黄河漕运极为艰险之处。《尚书· 禹贡》: “底柱析城,至于王屋。” 即此。《汉书·沟洫志》: 武帝时,河东守番系言: “漕从山东西,岁

  • 恭城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乐州 (一说隋末萧铣置)。治所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三里凤凰山下。贞观八年 (634) 属昭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移治北乡龙渚市。南宋属静江府,景定五年 (

  • 牙母鲁克池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西藏图考》卷1载《西藏全图》作“牙母鲁克海”。藏语意为碧玉、草原之湖或上部牧区碧玉湖。

  • 酥州

    即今四川冕宁县北四十里酥州。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置酥州土千户。

  • 西勒喜河

    即今黑龙江省富锦市南与宝清县交界处之七星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挠力河纳乞勒沁河,“又东北数十里,有西勒喜河, 自西南会北来之屋汉术河,东流来会”。

  • 重阳县

    ①西魏置,为南襄阳郡治。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北周改名思安县。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重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贞观元年 (627) 移县治于废重州城,属迁州。八年 (634) 废。古县名。西

  • 得秦城

    即今西藏达孜县驻地德庆。《清 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得秦城 “在喇萨东南三十八里”。得秦,又作德沁、德庆。清初置。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县。

  • 崖口

    即三涂山,又名水门。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水之北。《水经·伊水注》: 伊水 “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径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又 《清一统志 ·河南府一》:三涂山,“ 《

  • 汾阴郡

    北周置,属蒲州。治所在汾阴县(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辖境相当今山西万荣、临猗县地。隋开皇初废。隋义宁元年(617年)置,治汾阴县(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鼎)。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名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