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井监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改陵州置,为盐监。治所在仁寿县 (今四川仁寿县)。《寰宇记》 卷85陵井监: “按 《图经》: 汉时有山神号十二玉女,为道人张道陵指陵上开盐井,因此陵上有井名陵井。”监以陵井名。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地。宣和四年 (1122) 改为仙井监。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改陵州置,治仁寿县(今属四川),属成都府路。辖境约当今四川省仁寿、井研二县地。宣和四年(1122年)改为仁井监。盛产井盐。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改陵州置,为盐监。治所在仁寿县 (今四川仁寿县)。《寰宇记》 卷85陵井监: “按 《图经》: 汉时有山神号十二玉女,为道人张道陵指陵上开盐井,因此陵上有井名陵井。”监以陵井名。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地。宣和四年 (1122) 改为仙井监。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改陵州置,治仁寿县(今属四川),属成都府路。辖境约当今四川省仁寿、井研二县地。宣和四年(1122年)改为仁井监。盛产井盐。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东北二十五里大江滨。《宋史·地理志》 黄陂县: “端平三年,寓治青山矶。” 《元史·世祖纪》: 至元十一年 (1274) 十二月,“阿术率万户晏彻儿等四翼军对青山矶泊”。即此。明、清
明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同心县北红寺堡。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红寺堡“东南至韦州七十里,西南至鸣沙州七十里。弘治十四年,套虏举众寇固原,往返必经之地。十七年,指挥仇钺伏兵破虏于此。正德二年,
又作九州、九洲山。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霹雳河口外的Semblan群岛。明费信《星槎胜览》:九洲山“其山与满剌加国接境”。
在今广东大埔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大埔县:“南有大产巡检司。”
一名佛朗。在今地中海东岸。《元史·郭侃传》: 戊午年 (1258),“旭烈兀命侃西渡海,收富浪”。即此。
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北涵江镇。清顺治年间移嵌头司驻此。
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122印江县:大圣登山“山高耸,为县境之望”。
唐置,属大邑县。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南二十里乾溪河东。一说今大邑县东。《资治通鉴》: 唐中和二年 (882),杨行迁讨邛州阡能,“大战于乾谿,官军大败”。即此。
又作米占山。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之克鲁格拉亚索扑卡山。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乌苏里江“经(朱尔根)城西境稍北,有能兔北河自东合三水西北流经城之北境,而西来会。又西北,经西朱尔根城之北,有奴客
西藏古代族部名。亦作章揭拔。约在今西藏日喀则地区西南、阿里地区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敦煌吐蕃文书》 载: 在悉立地区,首领为章首领,名叫诺那。《新唐书·西域传》: “章求拔国,或曰章揭拔,本西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