陁和镇
唐置,属嘉州。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宋废。
即今四川省峨边县。唐仪凤三年(678年)至天授二年(691年)置罗目县于此。
唐置,属嘉州。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宋废。
即今四川省峨边县。唐仪凤三年(678年)至天授二年(691年)置罗目县于此。
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东汉废。北魏永安二年(529)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初复置,属栾州。大业初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赵县东北宋城村。属巨鹿郡。东汉省。北魏永安二年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六十里浔江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北安平。明初于此置安平巡检司。
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四十里龙洲。《清一统志·延安府二》:龙州堡“明成化五年巡抚王锐建。城在平地,周二里二百十六步, 门二, 四面深沟,东西俱通边外要路,为极冲中地。今有把总分防”。明成化五年(1469年)
①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寰宇记》 卷121播州带水县: 带水 “源出故县西大山东,流经县城北,又东流至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②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载宁江。《汉书·地理志》乐浪郡含资县: “带水西至带方入海
明为景洛。即今云南勐海西南打洛镇。清设土便委。
即碉门路、夔松路。唐、宋雅州通吐蕃三路之一。即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北行,溯天全河而上,越马鞍山或二郎山,西至康定县。《寰宇记》 卷77雅州严道县: “和川路在县界,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从大渡河西郭至吐蕃
古名温谷水。即今甘肃通渭县牛谷河。源出县西北山,东南流经甘谷县境入渭河。下游亦名散渡河。《明史·地理志》 通渭县:“北滨渭,西有华川,东流入焉。”
唐方镇名。元和十四年 (819) 置,治所在郓州 (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次年号为天平军。唐方镇名。元和十四年(819年)置,治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次年改天平军。
清置,为伊犁北路卡伦之一。在今新疆博乐市东北。乾隆格琫额 《伊江汇览·卡伦》:“哈布塔海卡伦西至沁达兰卡伦六十里。”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南陉乡之北陉村。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井陉县图:北有北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