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镇
金置,属阳曲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北二十八里阳曲镇。
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东部。面积39.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阳曲村,人口 5350。因村位居阳兴河河湾之阳,故名。东汉末曾为阳曲县治。1953年属太原市第三区,同年设阳曲乡。1956年改镇,1958年改郊区阳曲公社,1984年复镇。地处太原盆地北部平川区。产玉米、谷子、蔬菜、苹果。特产辣椒、大蒜、胡萝卜。有特种油品、炼铁、轧钢等厂。同蒲铁路、石太高速公路、108国道经此。阳曲村中有慈禧太后西逃驻跸处。
金置,属阳曲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北二十八里阳曲镇。
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东部。面积39.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阳曲村,人口 5350。因村位居阳兴河河湾之阳,故名。东汉末曾为阳曲县治。1953年属太原市第三区,同年设阳曲乡。1956年改镇,1958年改郊区阳曲公社,1984年复镇。地处太原盆地北部平川区。产玉米、谷子、蔬菜、苹果。特产辣椒、大蒜、胡萝卜。有特种油品、炼铁、轧钢等厂。同蒲铁路、石太高速公路、108国道经此。阳曲村中有慈禧太后西逃驻跸处。
①西汉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枞阳县。一说在县东下枞阳。《汉书·武帝纪》: 元封五年 (前106) 南巡,“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东汉省。西晋曾复置。
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贺兰县东南金贵堡。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金贵堡 “有草场”。
①元置,即今浙江建德市东南三河。②元置,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三河镇。明为三河驿,并置巡司于此。
又名正阳镇。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清一统志·颍州府一》:正阳镇,“《县志》:正阳镇即古颍口,亦谓之西正阳。以寿州亦有正阳镇在东也”。古镇名。在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淮河西岸,即古颍口。隔淮与寿
①即今四川南川市东北大溪河(鸭江)支流龙岩江。《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四十八渡水“在隆化县东三十里。两山壁立,一水弯环其中,涉是溪者凡四十八渡,其门有穴如户牖”。《清一统志·重庆府一》:“《府志》
即今河南洛阳市西南三十八里延秋村。清乾隆《洛阳县志》卷2:西南有延秋镇。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治。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屯垦营盘的所在地。初置于盐水镇南约四里,后迁于此。故初置之地称旧营,此地称为新营。1945年台南县迁治于此。1950年置新营镇。1981年升为县辖市。集镇名。在江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荣成县石岛镇置,治石岛镇(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1948年改设石岛市。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荣成县石岛镇改置(县级),治今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县以镇名。1948年
在今海南定安县南。《方舆纪要》 卷105定安县: 岭背营 “在县南。《志》 云,县境思河、光螺峒、水口、岭背等村黎,尝抅琼山县境内诸黎为患,因设南伦营防守。嘉靖十三年剿平,改设今营”。
①即蒲津关。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资治通鉴》 唐宝应元年 (672),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可汗欲自蒲关入”。②亦曰蒲蛮关。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三十五里。明洪武初,建金齿巡司于此。后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