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城县

阳城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西晋属河南郡。后废。北魏正光中复置,属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阳城郡治。隋属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嵩州治。贞观三年(629)改属洛州。万岁登封元年(696)改为告成县。神龙元年(705)复为阳城县,二年(706)又为告成县。天祐初改为阳邑县。五代唐复为阳城县。后周显德中废。

②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六里。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家乡在此。西汉改为堵阳县。

③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宣帝封刘德为阳城侯于此。东汉废入汝阳县。

④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西北六十里。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阳丰县。

⑤东晋义熙中侨置,属盱眙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隋初废。

⑥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大明八年(464)废。

⑦北魏永安二年(529)改涅县置,属乡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甲水县,移治今武乡县西南五里阳城村。

⑧唐武德三年(620)置,属亭州。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八年(625)废。

⑨唐天宝元年(742)改濩泽县置,属高平郡。治所即今山西阳城县。乾元元年(758)属泽州。金元光二年(1223)升为勣州。元复置阳城县,属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属泽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1)古县名。(1)本春秋郑阳城邑。秦置县,治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告成镇。属颍川郡。《史记·淮阴侯列传》: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高祖使“韩信急击韩王昌于阳城”,即此。武则天改名告成县,神龙元年(705年)复改阳城县。次年又改告成县。唐天祐二年(905年)改名阳邑县。五代唐又改阳城县。周显德中并入登封县。(2)本战国楚邑。秦置县,治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属南阳郡。《史记·曹相国世家》: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从南攻犨,与南阳守战阳城郭东”,即此。西汉改名堵阳县。(3)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属汝南郡。东汉并入汝阳县。(4)三国吴分庐陵县置,治今江西省永丰县西北。属庐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阳丰县。(5)北魏永安二年(529年)以涅县改置,治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属武乡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甲水县,移治今武乡县西南。(2)今县名。在山西省东南部、王屋山东麓,南临河南省。属晋城市。面积 1968 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10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战国魏濩泽邑。西汉置濩泽县,故治在今县城西北泽城村,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初为濩泽侯国,仍属河东郡。西晋属平阳郡。北魏兴安二年(453年)濩泽县移治于今址,属安平郡;孝昌中析置西濩泽县,属安平郡。北齐废西濩泽县入永宁县。隋开皇初属泽州,大业初属长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于县置泽州,武德八年泽州徙治端氏县(今沁水县东端氏镇),濩泽县仍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濩泽县为阳城县。《郡县释名》山西省卷下:“邑志云,今县治古阳陵驿也,县名以此。”天祐二年(905年)复为濩泽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阳城县。宋属泽州。金元光二年(1223年)升为勣州。元复为阳城县,属泽州。明因之。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泽州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3年析置阳南县、阳北县。1945年恢复原制。1949年属长治专区。1958年沁水县并入阳城县。1959年分治,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属晋城市。地处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之间。沁河、南大河、濩泽河、芦苇河、西冶河、盘亭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谷子、玉米、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硫黄、石膏、石英、云母、白云石、大理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轻纺、造纸、陶瓷等。侯月铁路、晋韩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海会寺、蟒河自然保护区、云蒙山等。


猜你喜欢

  • 玉女池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顶。《清一统志·泰安府一》:玉女池“在府北泰山顶。水味甘冽,四时不涸。 一名圣母池”。

  • 容美土司

    清初改容美洞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即今湖北鹤峰县。雍正十三年 (1735) 改置鹤峰州。清初以容美宣抚司改置,治今湖北省鹤峰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置鹤峰州。

  • 东陵乡

    ①古乡聚名。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北岸与青阳、石台二县相接处。《汉书·地理志》庐江郡:“金兰西北有东陵乡。”即以陵阳河与青弋江交会之口为中心的地片,古属东陵地域,汉时以为乡聚。三国吴迁陵阳县治此。

  • 八刺忽

    元北境部族,又译八里灰、八儿忽、八立浑、巴儿忽等。居地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侧巴尔古津河流域。元太祖先世曾避难于此地。 《马可波罗行记》载其民隶属大汗,其地所产鹰隼甚有名,元世祖曾遣人取之来贡。

  • 黄华城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东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 十一月,西魏于谨率军伐梁,“魏军至黄华,去江陵四十里”。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

  • 丁零

    即丁令。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

  • 首拔河

    亦名树枝河。即今新疆和田、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魏书·西域传》: “于阗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中出玉石。” 唐杜祐《通典》 卷192:“首拔河,亦名树枝河。或云即黄河也。北流七百里入计戍水,一名计首

  • 聚奎山

    即今奎山。在今山东日照市南。《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聚奎山 “在日照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5作 “孤奎山”。

  • 偏松城

    唐吐蕃军镇。在今四川小金县东境。《旧唐书· 吐蕃传》: “雅州经略使路惟明与三部落主赵日进等率兵三千进攻逋租、偏松城。” 即此。

  • 应阳县

    ①西晋惠帝置,属零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八十里芦洪市镇。《水经·湘水注》:应阳县“盖即应水为名也”。隋废入零陵县。②隋大业二年(606)改应城县置,属安州。治所即今湖北应城市。次年属安陆郡。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