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县
即昌门县。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寰宇记》卷104祁门县: “本名阊门,著于秦汉之代。县有巨石夹流水两相对,其状如门,故号阊门焉。东北又有涌流,其山左右云峰削成,其中坦陆周回数顷。唐永泰元年,土人方清作乱,屯石埭城,故取其城置邑,因权立阊门县,其城拒险作固,以为守备。”
即昌门县。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寰宇记》卷104祁门县: “本名阊门,著于秦汉之代。县有巨石夹流水两相对,其状如门,故号阊门焉。东北又有涌流,其山左右云峰削成,其中坦陆周回数顷。唐永泰元年,土人方清作乱,屯石埭城,故取其城置邑,因权立阊门县,其城拒险作固,以为守备。”
在今安徽祁门县东北二十里武亭水北岸。《清一统志·徽州府二》: 柏溪务 “在祁门县北。宋置,元废”。
即今贵州剑河县北之清水江。民国 《剑河县志》 卷2: “剑河之水古名清江。”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太武山。明《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山川》:太武山“在漳浦县东北。蔡如松《十辩》云,去州二百八十里,东邻大海。世传越王建德尝避兵于此。按《史记》:越王勾践至无疆七世,未有名建德者,惟
又名临沧观。三国吴置,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十五里古新亭南。南朝宋元嘉中改名临沧观。后又改名劳劳亭。为六朝时建康城外送别之所。宋《景定建康志》卷22:“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考证:吴置,亭在
明置,属甘州前卫。在今甘肃临泽县北。《皇明职方地图》 甘肃边镇图有柳树堡。
①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西晋属南阳国。东晋属南阳郡。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废。北魏复置。东魏改属南安郡。北齐为襄州治。北周为南襄城郡治。隋属颍川郡。唐属汝州。金改属裕州。
①永安溪支流。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曹店港。《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曹溪 “在县西南九十里。源出括苍岭南,流四十里,合诸溪水,入大溪”。②即今安徽泾县东漕溪河。为琴溪河上源之一。《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在今云南腾冲县北。《方舆纪要》 卷118腾越州: 明光山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银矿、铜矿”。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清史稿·图海传》:康熙十五年 (1676),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叛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讨之,“五月,夺虎山墩。虎山墩者,在平凉城北,高数十仞,贼守以精兵,通饷道。图海曰: 此平
北周置,属石州。治所在窟胡县 (今山西中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地。隋开皇初废。北周置,治窟胡县(今山西中阳县西北)。属石州,领一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一带。隋开皇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