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那克尼儿山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之纳木那尼峰。《清一统志·西藏》:闷那克尼儿山“在达克喇城东北二百五十里。与狼千喀巴布山相连。山亦高大,临马品木达喇池西岸”。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之纳木那尼峰。《清一统志·西藏》:闷那克尼儿山“在达克喇城东北二百五十里。与狼千喀巴布山相连。山亦高大,临马品木达喇池西岸”。
1943年日伪改太原县置,属雁门道。治晋源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复名太原县。
1932年置,属赤水县。即今贵州习水县西南土城镇。后划归习水县。(1)在湖北省房县北部。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土城,人口1770。因有一土围大院得名。1949年属西河区。195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北二百六十里,如雪藏布(帕里河)北岸。“曲惹”藏语意为山水。原属西藏阿里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1958年被印度军队侵占。
在今江西广丰县北大南镇。《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大南桥“在县北三十里。北出玉山县之通道也”。
在今河南确山县北三十里。村内有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烈士故居。
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长芦镇。《南齐书·魏虏传》:建元三年(481),“长芦置三军”。《梁书·南康王续子乂理传》:太清中,“会祖皓起兵,乂理奔长芦,收军得千余人”。
①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隋废。②北周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离石县境。隋开皇初属石州,大业初废。③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析长沙县玉潭镇置,属潭州。治所即今湖南宁乡县。明《寰宇通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夷州。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东南鸡翁山下。六年(623)废。贞观六年(632)复置,永徽后废。
南宋置。即今福建长汀县东南河田镇。《清一统志·汀州府》:何田市“在长汀县南四十五里,为商旅凑集处。宋嘉定间置寨,明初设税课司于此。后裁”。南宋嘉定中置,即今福建省长汀县东南河田镇。清同治三年(1864
北魏太和元年(477)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苑县东北御城。北齐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中改樊舆县置,治今河北省清苑县东南。属高阳郡。北齐废入水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