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腰山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南三沙湾内长腰岛。清《乾隆内府舆图》:霞浦县西南有长腰山。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南三沙湾内长腰岛。清《乾隆内府舆图》:霞浦县西南有长腰山。
即今西藏仲巴县北隆格尔。地处后藏阿里间。《清一统志·西藏》 附属部落: “ (萨噶)西四百二十里,有卓书特部落,乃藏之西界,阿里之东界。”
194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安邱县西南部析置,治雹泉(今山东安丘市西南雹泉镇)。1953年撤销,并入安丘县。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清一统志·潞安府》 “霜泽寨”条下:中村寨“在县西一百里,接沁源县界。俱明嘉靖十一年筑”。
即今山东鄄城县东红船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濮州(今鄄城县北旧城镇)东南有红船集。
在今广东饶平县治黄冈镇。元《大德南海志》卷6:盐课,“隆井、招收、小江三场,隶潮州路”。明、清仍为盐场。《清一统志·潮州府》:小江盐场“在饶平县(今三饶镇)东南黄冈镇。明置盐课司,管四栅。黄冈迤东为大
北魏永安中改泫氏县置,为长平郡治。治所即今山西高平市。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中改泫氏县置,治今山西省高平市。为长平郡治。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废入高平县。
在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附近。《金史·完颜陈和尚传》:正大五年(1228),“北兵入大昌原……(陈和尚)以四百骑破八千众,三军之士踊跃思战,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即此。
又名边吴泊、边河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南、北二边吴村一带。《宋史·河渠志五》:“自边吴淀西望长城口, 尚百余里, 皆山阜高仰,水不能至,契丹骑驰突,得此路足矣。”北宋明道末,引塘水开方田以防辽,“自边
一名釜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尚书·禹贡》: 济 “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即此。古邑名。又作釜丘。春秋宋地,战国属齐,后又属魏。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尚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荥
一名牛戍驿。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北二十二里。民国初置县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