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郡
①北魏永安中置,属建州。治所在玄氏县(今山西高平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高平市地。北齐废。
②隋大业初改泽州复置,治所在丹川县(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高平二市及沁水、陵川、阳城等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废。
(1)北魏永安中置。治玄氏县(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属建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高平市一带。北齐废。(2)隋大业初改泽州置。治丹川县(今晋城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晋城、高平二市和阳城、沁水、陵川、泽州四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盖州。
①北魏永安中置,属建州。治所在玄氏县(今山西高平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高平市地。北齐废。
②隋大业初改泽州复置,治所在丹川县(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高平二市及沁水、陵川、阳城等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废。
(1)北魏永安中置。治玄氏县(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属建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高平市一带。北齐废。(2)隋大业初改泽州置。治丹川县(今晋城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晋城、高平二市和阳城、沁水、陵川、泽州四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盖州。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郑和群礁。1935年命名铁沙礁。1947年改名郑和群礁。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原名空王灵溪寺。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至此回銮。后僖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遭兵火,北宋建隆三年(962)重建,敕名兴国寺。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大殿
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泰山之支阜。《史记·封禅书》:“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集解》:“李奇曰:‘云云山在梁父东。’”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泰
即今安徽枞阳县。《清一统志·安庆府二》: 枞阳上镇 “在桐城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县志》: 旧县置河泊所凡六,长河河泊所在枞阳上镇”。
即今福建建阳市南二十五里徐震溪。《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徐墩溪 “源出顺昌县接界之五峰山,流至此,可通舟楫。亦流合交溪”。
北宋置,属通远军宁远寨。在今甘肃武山县西二十里广吴山下。元丰五年(1082)废。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方舆纪要》 卷92黄岩县: 青湖在 “县西三十里。相传湖底有窍,深不可测”。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北境。唐羁縻州。永徽元年(650年)以薛延陀部落置,约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中部。属达浑都督府。开耀元年(681年)侨治夏州宁朔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界。
亦名上都牧厂。清置,属上驷院。驻地在博罗和屯 (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清一统志·牧厂》: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在独石口东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罗城。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七里”
殷武丁时方国。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北。《殷契粹编》1175片:“王敦缶于。”《殷虚文字》乙编6423片:“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