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洞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唐县“神和山” 条下引 《县志》 云: “县西北高尖峪、空间窑诸处,旧尝产银,谓之银洞。明初尝采矿炼银,力多利少,闭不复采。”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唐县“神和山” 条下引 《县志》 云: “县西北高尖峪、空间窑诸处,旧尝产银,谓之银洞。明初尝采矿炼银,力多利少,闭不复采。”
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之长溪河。《元和志》 卷30都濡县: “以县西北六十里有都濡水为名。”
亦作蒲婆岭、大雪山。指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大白山。《新唐书· 吐蕃传上》: 开元二十六年 (738),剑南节度使王昱 “以剑南兵入攻安戎城,筑二少垒左右之,兵次蓬婆岭,输剑南粟饷军。吐蕃悉锐来救,
即荆山洞。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太极洞。《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冯家洞“在先春门外七十里,又名荆山洞”。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之东乌猪洲。《方舆纪要》卷101东莞县“三门海”条:“又县西南有乌猪海洋。”明黄衷《海语》称乌猪山。
①北宋大观三年 (1109) 置,治所在绥阳县(今贵州凤冈县北馁阳镇)。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绥阳、湄潭等县地。宣和三年 (1121) 废。②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升高邮军置,治所在高邮县 (今江
1948年1月革命根据地由陕西府谷、山西河曲二县及内蒙古准格尔旗析置,治麻地沟 (今陕西府谷县北麻镇)。同年8月撤销。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2年由陕西省府谷县麻镇一带及山西省河曲县部分地区析置。
①秦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四里汉水之北。东汉为西城郡治。三国魏黄初二年(221)为魏兴郡治。晋属魏兴郡。北魏移治汉水之南,即今安康市。北周天和四年(569)废。隋义宁二年(618)复改金
即占婆补罗的省译。“补罗”是梵语“城”的意思。
明成化中置,属成山卫。治所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南宁津镇。东、南、北三面皆滨海,地势险隘,为海口重地。后废。明成化年间置,治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南宁津所。属成山卫。
即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史记·大宛列传》: “ (于窴) 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正义》 引 《括地志》: “蒲昌海一名泑泽,一名盐泽,亦名辅日海,亦名牢兰海,亦名临海,在沙州西南。”即“蒲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