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第五》: 天福六年 (941) 四月,“湖南奏,溪州刺史彭士愁、五溪酋长等乞降,已立铜柱于溪州,铸誓状于其上,以 《五溪铜柱图》 上之”。《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五年 (940),“楚王希范徙溪州于便地,表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以刘勍为锦州刺史,自是群蛮服于楚。希范自谓伏波之后,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铭誓状于上,立之溪州”。胡三省注: “今辰州会溪城西南一里有铜柱,即马希范所立也。”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第五》: 天福六年 (941) 四月,“湖南奏,溪州刺史彭士愁、五溪酋长等乞降,已立铜柱于溪州,铸誓状于其上,以 《五溪铜柱图》 上之”。《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五年 (940),“楚王希范徙溪州于便地,表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以刘勍为锦州刺史,自是群蛮服于楚。希范自谓伏波之后,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铭誓状于上,立之溪州”。胡三省注: “今辰州会溪城西南一里有铜柱,即马希范所立也。”
亦作鹰游山或莺游山。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海中东西连岛。《寰宇记》 卷22海州东海县: “嘤游山在县东北一百三里海中。去崖二十里,高二里。其山周回浮海中,群鸟翔集,嘤嘤然自相喧聒。”
即景州塔。在今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清一统志·河间府》:开福寺“在景州治西北。明洪武中建。前有古塔,隋文帝建。为级十三,高二十二丈”。
即骆谷道。《元和志》 卷22兴道县:“傥谷,一名骆谷。……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 自今陕西周至县西南,沿骆谷水、傥水河谷,南至今洋县。是古代关中和汉中间的一条近捷通道。三国时始有记载,唐时尤为畅通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里课里。清有外委把总戍守。
又名恭水。即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三十里恭水涧。源出甘枣山,南流入黄河。《山海经·中山经》:“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亦作梦港水、梦水。在今江西临川市南。《隋书·地理志》: 临川郡临川县有梦水。《明一统志》 卷54抚州府: 梦江水 “在府南三十里,源出佛客山,下注汝水”。
唐仪凤二年(677)析汉源县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大渡河东岸沈村。一说在今汉源县西北。以近大渡河而名。大足初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废。古县名。唐仪凤四年(679年,一作二年)析汉源县置,
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二里西山之巅。蒋琬(?—246),字公琰,湖南湘乡人。三国蜀汉名臣。诸葛亮去世后,琬任尚书令,领益州剌史,迁大将军,带兵镇汉中,后还住涪 (今绵阳市)。《华阳国志》 卷2: “涪县去
即“冈身”。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南至上海市南翔镇。《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东冈“在城南。亦曰东冈身;又县西五里有青冈,亦曰中冈身;又西七里曰外冈,有溪环其下;县西南十五里又有沙冈;西南十八里曰西冈
一作记施。即今伊朗南部波斯湾基什岛。《元史·地理志 ·西北地附录》 有 “怯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