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鞒山
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35安丘县: 金鞒山“形肖鞍鞒”。
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35安丘县: 金鞒山“形肖鞍鞒”。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又改为抚州府。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明初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金溪、资溪、崇仁、乐安、宜黄等县地。万历后略有缩小。1912年废。元至
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北。《舆地纪胜》卷88枣阳军:赤眉山“在枣阳县东北八十里。世传赤眉尝军此山下,地名北寨”。古山名。在今湖北省枣阳市东北。相传新莽末年赤眉农民起义军驻此。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接陕西洵阳县界。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万兴砦“《光绪舆地记》:在城西北二百四十里,驻把总”。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三十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的断崖绝壁上。为明代两摩崖刻石。第一碑刻于绝壁中部,坐北朝南,高出水面10米。此碑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刻字三行。第二碑在第一处西侧40米处的山脚斜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绥中镇)。《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林堡“在卫东五十里。宣德三年增置中后千户所于此”。
在今山东日照市南。《方舆纪要》卷35日照县:丝水“在县南二十里。一名大儿庄河。源出丝水,流绕孤奎山下,合于寨河”。
一名白马山。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反,遣杨玄挺率千人为前锋向洛阳,“玄挺自白司马坂逾邙山南入”。《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一年(637)九月,河溢,“毁河
在今浙江平阳县东南十八里墨城乡。《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陌城寨 “在县东南。寨东南滨海,其相连者曰陆路寨,俱戍守要地也”。
北宋置,属邕州横山寨。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都康乡东四里。南宋末迁今都康乡。元属田州路。明洪武间废。建文元年 (1399) 复置,直隶广西布政司。清康熙三年 (1664) 属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
即今四川西充县东北仙林镇。清光绪《西充县志》卷2:仙林场在“治东三十里。雍正时盐大使分驻,乾隆七年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