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渠镇
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金渠镇。
在陕西省眉县西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金渠镇,人口 4120。镇以驻地名。元代金姓重疏“宁戚渠”,故名。清雍正年间曾建镇。1949年设金渠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烤烟,盛产辣椒、苹果。有酿酒业、综合加工、机瓦、造纸等厂。眉县太白酒厂和渭河玻璃厂驻此。有公路西接310国道。古迹有齐宰相宁戚墓、宰相城遗址、元将歹王墓。
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金渠镇。
在陕西省眉县西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金渠镇,人口 4120。镇以驻地名。元代金姓重疏“宁戚渠”,故名。清雍正年间曾建镇。1949年设金渠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烤烟,盛产辣椒、苹果。有酿酒业、综合加工、机瓦、造纸等厂。眉县太白酒厂和渭河玻璃厂驻此。有公路西接310国道。古迹有齐宰相宁戚墓、宰相城遗址、元将歹王墓。
又名王垣。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王茅镇。《史记·魏世家》: 武侯二年 (前394),“城安邑、王垣”。又 《秦本纪》: 昭襄王十五年 (前292),“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复予之”。皆此。西汉置垣县。古邑
元置,即今湖北襄阳县南潼口乡。元《析津志》天下站名:“襄阳汉江水路:新城、同口。”清名潼口。《清一统志·襄阳府三》:潼口“在襄阳县南五十里。当南北要路。
在今浙江龙泉市城西南九十里小梅镇东大窑村。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时渐著名,至南宋和元代,已成为庞大的青瓷窑系。窑场广布于处州,以大窑瓷业最盛,所产青瓷质量最好,俗名“哥窑”、“弟窑”等。1962
①北宋元丰七年(1084)置,属融州。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文村。后废。②即文溪寨。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宋史·蛮夷二》:元祐二年(1087),“有杨晟台者,乘间寇文村堡”。即此。
在今江西都昌县境。南朝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 《游斜川》 诗序云: “临长流,望曾城。”在今江西省都昌县境。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游斜川》序:“临长流,望曾城。”即此。
蒙古至元三年(1266)以平地袅置,属大同路。治所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西北三号地乡苏集村南古城。明洪武中废。古县名。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于平地袅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北三号地乡苏
在今福建上杭县东北白砂西。北宋咸平二年 (999) 上杭县由鳖沙里 (今上杭县东北白砂) 迁治于此。天圣五年 (1027) 又迁治钟寮场 (今上杭县北中寮)。
①东汉改遂成县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南江西北咸从里。西晋后废。②亦作遂成县。东晋置,属苍梧郡。治所即今广西苍梧县 (龙圩镇)。南朝宋作遂成县,齐复作遂城县,梁作遂成县。隋开皇十一年 (59
在今蒙古国西南。《汉书·匈奴传》:本始二年(前72),伐匈奴,“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三万余骑出五原。……虎牙将军出塞八百余里,至丹余吾水上,即止兵不进,斩首捕虏千九百余级, 卤马牛羊七万余,引兵还
清顺治十三年 (1656) 置,属天津镇,设都司驻防。即今河北昌黎县东二十五里大蒲河镇。为海防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