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里庄
又名野林庄。即今河北景县南二十四里野林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景州图: 南有野里庄。
又名野林庄。即今河北景县南二十四里野林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景州图: 南有野里庄。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镇。清顺治间于此置上克度里目。
北魏置,治所在桑干县 (今山西山阴县东)。辖境相当今山阴县及怀仁县部分地区。后废。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分永州置,治所在清湘县(今广西全州县西)。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1:“全州之名,本于湘山寺僧全真。”后周显德三年(956)移治今全州县。宋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州、灌阳二县地。元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二十里黄土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黄土堡 “嘉靖三十七年筑,万历十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地势平衍,寇骑易于蹂躏”。
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苏米图敖包。《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特默图池 “在右翼中旗南一百十里”。
又名芦芽尖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清一统志·宁武府》:芦芽山“周百余里,跨神池、五寨、静乐、岢岚诸州县界”。在山西省西北部。《大清一统志》:芦芽山“叠峰耸秀,前有小山,尖如竹阴,多生芦草,故名”。为
即今湖北蕲春县西四十里茅山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河北省兴隆县西南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茅山,人口960。以山为名。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水经·淄水注》:“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劈头山。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音,惊川
亦作且末城、且志城、沮末城。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汉魏南北朝时为且末国都。
元至元十九年(1282)升耒阳县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耒阳县。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耒阳县置,治今湖南省耒阳市。属湖南道。辖境相当今湖南省耒阳市一带。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