郿城县
西魏改平阳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北周天和三年 (568) 并入周城县。
古县名。西魏由平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武都郡。北周废入周城县。
西魏改平阳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北周天和三年 (568) 并入周城县。
古县名。西魏由平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武都郡。北周废入周城县。
即古清山。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清一统志·柳州府》:古清山“在柳城县东北七十里。西北去融县亦七十里”。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营房子附近。《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 后附宋王曾《上契丹事》 曰: “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辽置,在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营房子附近。因山中有卧佛像得名
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二十四湖“在青阳县东北二十里。夏秋潮涨,汪洋千顷,冬春则涸,连亘平野。旧属大通河泊所”。在今安徽省青阳县东北。夏秋涨潮时湖面可达千顷;冬夏则涸,连亘平野。今
一作列思麻。明置,属朵甘都司。治所在今青海共和县境。后废。
清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以北之斯沃博德内西北。因濒毕喇河(今别拉河)得名。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黑龙江喀伦有“毕喇拉河卡伦”。清屠寄《黑龙江舆图说·黑龙江城
又名新村。即今河北河间市西北十五里兴村乡。清于此设经制外委。集镇名。在河北省河间市西北部。兴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090。元代建村名新村,后改今名。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棉花。有冶炼厂。沧保公
北宋雍熙元年(984)析宜春县置,属袁州。治所在钤阳(今江西分宜县东南江口水库区)。《舆地纪胜》卷28袁州:分宜县,“《宜春志》云,以其地分自宜春,故曰分宜”。元属袁州路,明、清属宜春府。民国初属江西
1929年改乌云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温和镇(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乌云镇)。1947年撤销,并入逊克县。旧县名。1929年由乌云设治局升县,治温河镇(今黑龙江嘉荫县西北乌云镇)。1949年撤销,
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西北。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四月“十二日发归化间……行二十余里,地多美石,有如琥珀、玳瑁、玛瑙、碧玉者,其光莹然,同行好事者,下马拾以为玩。午至杨林戍
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宋书·符瑞志》:元嘉十四年(437),“大鸟二集秣陵民王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头足小高,毛羽鲜明,文采五色……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皇里”。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