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邑镇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乡,清道光《定州志》卷6乡约:“邢邑镇属大场里,在州城南,至州五十里。”
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邢邑,人口 8650。战国苦陉县治,唐改名陉邑,后演变为今名。1953年设镇,1958年改公社,1982年改乡,1984年复镇。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谷子。有面粉、地毯、铁砂、机修等厂。子息公路经此。古迹有杜茂墓、赵憙墓。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乡,清道光《定州志》卷6乡约:“邢邑镇属大场里,在州城南,至州五十里。”
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邢邑,人口 8650。战国苦陉县治,唐改名陉邑,后演变为今名。1953年设镇,1958年改公社,1982年改乡,1984年复镇。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谷子。有面粉、地毯、铁砂、机修等厂。子息公路经此。古迹有杜茂墓、赵憙墓。
又作古发潭、古法坛、谷发亭。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黑龙江南岸。原为明古伐替站。清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南岸有“古发潭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乾隆内府舆图》作“古发廷
金明昌四年 (1193) 置,属真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阜平县。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顺治十六年 (1659) 废。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复置,移治王快镇,在今阜平县东南五十里。后又移治今阜平县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南三十四里梁弄镇。抗日战争时期为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中心、三山游击司令部驻地。在浙江省余姚市南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梁弄,人口8100。古名梁冯,以姓得名。后演为
即吐番。 《大唐西域记》卷4载: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拏瞿呾罗国即东(西)女国,“东接土蕃国,北接于阗国”,此指今西藏。即“吐蕃”。
①隋为防御突厥所筑。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隋书·长孙晟传》:开皇十九年(599),“染干因晟奏雍闾作反具欲打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分道出塞讨之”。唐曰永济栅,亦曰永清栅。《元和志》卷4:“乾元后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改参赞大臣置,属伊犁将军。治所在巩宁城(亦称满城,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八里)。统辖当今新疆土鲁番、乌苏等市县以东地驻军。同治年间,城遭兵燹。光绪六年(1880)在今市区筑新城(
①即灉水。在今山东荷泽市东北,注入雷夏泽。《史记·夏本纪》: “雷夏既泽,雍、沮会同。”《集解》: “郑玄曰: 雍水、沮水相触而合入此泽中。《地理志》 曰雷泽在济阴城阳县西北。” 《正义》: “《括地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铜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隆盛镇。贞观八年 (634) 属容州,十一年 (637) 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境。属铜州。十一年
①三国魏置,属乐陵国。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北魏废。②西晋元康五年 (295) 置,属江阳郡。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西。后废。③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新乐市东北承安镇。《元和
在今青海西宁市南。上有南山寺。《清一统志 ·西宁府一》: 南禅山 “在西宁县西南三里,崖洞有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