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望
在今陕西大荔县境。《晋书·姚泓载记》: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羌人起兵反后秦,后秦将姚宣“弃李闰,南保邢望”,即此。
十六国时地名。确地未详,疑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境。《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参军韦宗说姚宣曰:“邢望险要,宜徙据之,此霸王之资也。”即此。
在今陕西大荔县境。《晋书·姚泓载记》: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羌人起兵反后秦,后秦将姚宣“弃李闰,南保邢望”,即此。
十六国时地名。确地未详,疑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境。《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参军韦宗说姚宣曰:“邢望险要,宜徙据之,此霸王之资也。”即此。
又名杀金岭。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一百十里。《宋史·吴玠传》:南宋绍兴四年(1134),金人攻仙人关,“玠又谓其地去蜀远,命璘弃之,经营仙人关右杀金平”。
梵文意为吉祥胜利。宋、元载籍称为三佛齐。为7世纪至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古国。都城即今巨港。最盛时势力达西爪哇、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南部,为印度文化7世纪时之主要根据地,亦是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
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2平遥县:卤涧水“出县东南二十里之朱坑,流经县东,分为二十四池,灌溉民田”。
即无鼻城。在今河南孟县东。《水经·湛水》:“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东过毋辟邑南。”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属乌撒卫。治所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七星关。永乐十二年(1414)改属毕节卫。清废。
又名七纵渡、孟渡。在今四川荥经县东北十里,为荥经水之津渡。《舆地纪胜》卷147雅州:落孟山“在荣经县东十里。前大江曰七纵渡,孔明擒孟获之地也”。
在今黑龙江省双鸭市南、桦南县东,属完达山脉。《清一统志·吉林一》:阿勒哈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三十里”。
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明一统志》 卷85向武州: 坡州山 “在富劳县北三里。山形如虎,又名虎山”。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珍州。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北。后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为珍州治。北宋末废。古县名。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今贵州省正安县东北。属溱州。后废。北宋大观二年(
即今山西和顺县南梁余河。源出山西和顺县西北石猴岭,东南流入清漳水。《水经· 清漳水注》: 梁榆水 “出梁榆城西大嵰山,水有二源,……其水左合北水,北水又东南入于清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