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惠河

通惠河

元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1291—1292)郭守敬主持开凿,在今北京市东。源于今昌平县白浮诸泉,导使循西山山麓折南瓮山泊 (今昆明湖),东南流经大都城 (今北京城),东出入通县注入北运河。《元史·河渠志》: 至元二十八年 (1291),都水监郭守敬建言: “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一百六十四里。” 三十年 (1293),渠成,赐名 “通惠”。漕运可直达积水潭 (今什刹海)。明初淤废,后经成化、正德、嘉靖及清康熙、乾隆年间修浚,但其水源仅导西山诸泉,水量锐减,故河时通时塞。明清又名大通河。因城内故道已被圈入皇城之内,漕运只能以城东南大通桥为终点,故名。


古水名。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至三十年,由都水监郭守敬主持开凿的运河。起自今北京市昌平区附近,截温榆河源白浮等泉水,导使循西山山麓西折南转注入瓮山泊(今昆明湖),东南流入大都城(今北京市市区),穿城东出至今通州区高丽庄入白河。全长一百六十余里。渠成后,漕运可直达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今什刹海)。明初淤废。其后各代屡有修浚,终因水源不足,或通或塞或浅滞不胜重载,功效远不及元时。又因城内故道被圈入宫墙之内,漕船一般都以城东南的大通桥为终点,故通称为大通河。


猜你喜欢

  • 布朗达克拉噶尔宗

    一作布拉木达克喇城。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布朗,旧地名。达克谓虎。噶尔,碉也。岭形如虎碉,城建于岭旁,故名。”

  • 地保城

    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太平门外的龙脖子。是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保卫天京的重要军事要塞。地保城依山傍水,紧靠城墙,扼守龙脖子隘口,与天保城上下呼应,对阻止清军攻城,保卫首都天京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于已尼大水

    又名北海。即今俄罗斯境之贝加尔湖。《魏书·乌洛侯国传》:乌洛侯“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已尼大水,所谓北海也”。

  • 舰长暗沙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舰长礁,位于半月礁东北23海里。为一长3.3公里、宽约1.8公里的礁平台。有若干礁石露出,西北角有礁石出水达1.2米。中国渔民向称石龙。1935年公布名称为无劳加比丹礁。194

  • 冲霄崖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南峰仰天池之西南。清光绪《华岳志》卷1:“冲霄崖在仰天池西南,镵有‘冲霄崖’三字。”

  • 化穆县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东南五十里。南朝梁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绥州。贞观十三年(639)又废。

  • 梁寿郡

    南朝梁置,属静州。治所在龙平县 (今广西昭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北部地。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龙平县(今广西昭平县),属静州。辖境即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一带。隋开皇

  • 昌黎郡

    ①三国魏改辽东属国置,属幽州。治所在昌黎县 (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大凌河中、下游及小凌河流域地区。西晋改属平州。十六国前燕移治龙城县 (今辽宁朝阳市),属营州。前秦为平州治。后燕属平州

  • 和尚岛

    在今辽宁大连市西北。明 《辽东志》 卷1: 和尚岛在 “ (金州卫) 城南二十里”。

  • 秭归山

    在今湖北秭归县境。《后汉书·和帝纪》:永元十二年 (100),“秭归山崩”。李贤注: “ 《东观记》 曰: 秭归山高四百余丈,崩填溪水,厌杀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