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化县

通化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金川县置,属会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通化乡。大业初属汶山郡。唐武德初复属会州。贞观八年 (634)属茂州。天宝初属通化郡。乾元初复属茂州。后废。五代时,移小封县于此,仍改为通化,属威州。北宋天圣元年 (1023) 改为金川县,景祐四年(1037) 复为通化县,属威州。明洪武三年 (1370)废。

②清光绪三年 (1877) 置,属兴京厅。治所在头道江 (即今吉林通化市)。宣统初属兴京府。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0年为伪满通化省会。1942年析城区置通化市。1945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1969年迁快大茂镇。


(1)古县名。唐末改小封县置,治今四川省理县东北通化。属维州。宋属威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省入威州。(2)今县名。在吉林省东南部、浑江中游,西邻辽宁省。属通化市。面积 3728 平方千米。人口24.3万。辖12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快大茂镇。清光绪三年(1877年)于头道江置通化县,属兴京府。据《满洲地名考》:“以通沟之通,与已归王化的化,取名通化。”1914年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属辽宁省。1942年析通化街置通化市,通化县并存。1947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属通化专区。1947、1954、1960年三次通化市县合并;1948、1955、1962年三次通化市县分治。1971年县人民政府从通化市区迁快大茂镇。西北界龙岗山,东南界老岭。浑江西南流斜贯县境,支流三密河、罗圈沟河、哈泥河、富尔江等呈树枝状分布,建有英额布、湾湾川水电站。属中温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8%。农产以玉米、稻、大豆为主,特产人参。盛产山葡萄。有铜、石墨、磷、硅石、石膏、镍、锌、金等矿。工业有制药、建材、电力、化肥、制纸、饲料加工以及采矿等厂矿。梅集铁路、201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吕亭左县

    南齐改吕亭县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十八里吕亭镇。后废。

  • 毛城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九年(204),“攻邺,为土山、地道。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即此。②在今河南新蔡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二年(528),“改魏郢州为北

  • 隆头镇

    即今湖南龙山县南一百三十里隆头镇,接保靖县界。清置隆头巡司。在湖南省龙山县南部、洗车河与酉水汇合处。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8000,多为土家族。镇人民政府驻隆头,人口1500。以其坐落的山嘴,突起于两

  • 赤万郡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属南秦州。治所赤万县(今甘肃武都县黄坪乡境)。后废。西魏置,治赤万县(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辖境约当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部和文县东北部。属武州。北周废。

  • 白阳口

    一名白羊口。在今山西天镇县北白羊口村。《明史·地理志》:大同县有白阳口。

  • 大昆仑

    即大古剌。在今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下游一带。或在勃固,或在丹那沙林。《新唐书·南蛮下·骠》:“由弥臣至坤朗,又有小昆仑部,王名茫悉越,俗与弥臣同。由坤朗至禄羽,有大昆仑国,王名思利泊婆难多珊那。川原大于弥

  • 章山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六十里。唐杜佑 《通典·州郡十二》: 义兴县 “有章山”。《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宜兴县: 章山在 “县西南六十里。一名黄山,亦曰芳岩。周广六十八里。相接曰佛泉山、武花山,连亘入

  • 易水

    有三: 一曰中易水,源出河北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合拒马河。即古武水。《周礼·职方》 并州: “其浸涞、易。” 《战国策· 燕一》: 苏秦北说燕文侯曰,燕 “南有呼沱、易水”。即此。一曰北易水,源出

  • 关前隘

    在今广西凭祥市西南三十五里卡凤村境内。《清史稿·越南传》:清光绪十一年(1885),法兵入镇南关,冯子材“乃于关内十里关前隘,跨东西两岭间,筑长墙三里余,外掘深堑,为扼守计, 自率所部驻之,而令王孝祺

  • 自流井

    在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明张瀚《松窗梦语》卷2:“内江、富顺之交,有盐井曰自流新开。”乾隆《富顺县志》卷30:“自流古井,在今富义厂荣溪水滨。相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而成”,因以得名。清设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