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恩寺
俗名东大寺。创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东北角(洛阳市第一高中所在地)。该寺是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建的。取名“迎恩”,是富王借庇于佛,称其母“心之善可因也;心可因,故恩可迎也”。到清朝,迎恩寺成为“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置放处。所以文武大臣、地方官吏,凡经洛阳的,均到迎恩寺拜谒龙牌。清末,迎恩寺严重失修,逐渐倾圮。民国时在日军侵华时被炸毁。
俗名东大寺。创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东北角(洛阳市第一高中所在地)。该寺是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建的。取名“迎恩”,是富王借庇于佛,称其母“心之善可因也;心可因,故恩可迎也”。到清朝,迎恩寺成为“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置放处。所以文武大臣、地方官吏,凡经洛阳的,均到迎恩寺拜谒龙牌。清末,迎恩寺严重失修,逐渐倾圮。民国时在日军侵华时被炸毁。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洪口乡。《方舆纪要》 卷94泰顺县: 罗阳第一关 “在县东四十里,当洪水、东渡之西,道出瑞安……水陆往来,多出于此”。在今浙江省泰顺县东洪口。明属泰顺县。为水陆往来之交通要道。清废。
即天路山。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元丰九域志》卷9新州新兴县“有天露山”。《舆地纪胜》卷97新州:天露山“在州东南二十里。高甲于诸山之上,神祠有巨石焉。泉出其旁,深丈余,鱼牣于中。山上有岱山寺”。古称天
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宋广南西路特磨道等地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领路城、上林、罗佐、安宁、富宁五州,辖境约当今云南广南、富宁两县及广西西林、田林等县地。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白彦花镇(哈拉汗补隆)西。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田辟城南……河水又东径成宜县故城南。王莽更曰艾虏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
亦名柳强镇。唐置,属嶲州。在今四川冕宁县。唐樊绰 《云南志》 卷1: “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吐蕃谓之北谷,天宝以前嶲州柳强镇也。”即今四川省冕宁县。《蛮书》:“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吐蕃谓之北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明置丰顺巡司于此。清设州同。光绪 《嘉应州志》 卷1: 松口堡“距城一百里。有州同、巡检驻扎衙署。有松口墟市”。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青石咀镇。《清 一统志·西宁府二》: 黑石头堡 “在大通县西一百三十里。有把总防守”。
在今湖南通道县西。《方舆纪要》 卷82通道县: “ 《志》 云,(罗蒙) 江源有三: 一出佛子岭,为羊镇堡江; 一出县南天星里,为天星江; 一出贵州洪州泊里长官司,为洪州江。合流经此,西南流,至广西怀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即今山东新泰市。因河东有平阳,故此加东。东汉省。②北魏改阳平郡置,治所在平陆城(今山东汶上县北)。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因河东郡有平阳县,故此称东平阳县。属
①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三十里崇义镇。四年 (621)废。②唐广德二年 (764) 置,为演州治。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后废。古县名。(1)唐广德二年(7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