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特部
①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原附牧于杜尔伯特部,牧地在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部西徙后,辉特部即据有土尔扈特牧地 (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之地)。
②青海额鲁特之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南岸。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2: “青海辉特部一族,姓伊克明安。有卓理克图和硕齐者,生子弟巴,号青诺颜,始游牧青海,附和硕特族。雍正二年王大臣议,青海之辉特,请别设旗分佐领,勿隶和硕特族,允之。” 又有辉特南旗,在今青海共和县东。
①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原附牧于杜尔伯特部,牧地在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部西徙后,辉特部即据有土尔扈特牧地 (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之地)。
②青海额鲁特之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南岸。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2: “青海辉特部一族,姓伊克明安。有卓理克图和硕齐者,生子弟巴,号青诺颜,始游牧青海,附和硕特族。雍正二年王大臣议,青海之辉特,请别设旗分佐领,勿隶和硕特族,允之。” 又有辉特南旗,在今青海共和县东。
①隋开皇八年 (588) 置,治所在长杨县 (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三十六里州衙坪)。九年 (589) 与长杨县徙治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十七年 (597)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治所在长
东晋穆帝司马聃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幕府山南麓。《清一统志·江宁府二》 引张敦颐《六朝事迹》:晋穆帝永平陵“在幕府山之阳”。
即春秋楚栎邑。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东,径栎亭北。” 即此。
①南朝梁置,为连江郡治。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东。隋开皇九年(589)属高州。大业初属高凉郡。唐武德六年(623)属高州。开元五年(717)改为保安县。②唐武德六年(623)改温麻县置,属泉州。治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南部,位于指向礁西,在司令礁东北15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格拉斯哥礁。1947年改名南乐暗沙。
今越南北部河宣省之泸江 (明江) 与锦江合流后之河流,以经宣光县而名。《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宣化府: 宣光江“在府北。源自云南临安府教化长官司流入境,流七百余里以达宣化江。《一统志》: 永乐初,沐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西十四里王口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大城县:东北有王口镇,有外委、县丞驻此。(1)在天津市静海县西部、子牙河西岸。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瓦头,人口3210。明初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高寨镇 “在江华县南,旧称高寨营”。(1)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寨,人口970。原名安家寨,高
东汉灵帝时筑。在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以西的西园内。《拾遗记》 载: “灵帝初平三年,游于西园,起裸游馆千间,采绿苔而被街,引渠水以绕砌,周流澄澈,乘船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广州前卫“在府治西。其北为广州后卫,俱洪武二十三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