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台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即此。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即此。
①唐贞观元年(627)改永安县置,属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东南。《元和志》卷13孝义县:“因县人郭兴有孝义,故以名焉。”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中阳县,后复为孝义县。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白砂镇。1931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杭武县治此。
即陶河。今河南孟县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魏书·孝庄纪》: 武泰元年 (528) 四月,“车驾巡河,西至陶渚”。即“陶河”。
①在今山东苍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33郯城县:石梁山“有巨石如梁,名天生桥”。②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三十里。《隋书·地理志》:汉南县“有石梁山”。《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石梁山“《南雍州记》云,石梁山
明置,属霍山县。即今安徽金寨县南一百一十里的前畈乡。西侧有后畈。《方舆纪要》卷26霍山县:千罗畈镇在“县西北八十里。《志》云:初置巡司于故埠镇,后改镇为县,因移巡司于千罗后畈,是也”。古镇名。在今安徽
在今陕西神木县西。《方舆纪要》 卷57神木县: 柴沟 “天顺中,延绥被寇,神木官军败之于此”。
一作龟兹国、丘兹国、归兹国、屈支国、屈茨国、屈兹国、鸠兹国、俱友囊国。本西域城国,西汉属西域都护,都在延城 (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魏晋时迁今沙雅县北羊达克沁废城,仍称延城。唐迁于旧城,改名伊罗
在今河南栾川县北。《水经·伊水注》: “伊水又与蛮水合,水出卢氏县之蛮谷,东流入于伊。”《周书·魏玄传》: 北周保定元年 (561),“移镇蛮谷”。即此。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陕西路西部置,为熙宁二十三路之一。治所在秦州 (今甘肃天水市)。辖境相当今宁夏苦水沟、云雾山和甘肃蒲河、陕西贾赵河以西,长城以南,秦岭、嶓冢山、岷山以北,青海日月山、达坂
即今陕西麟游县西北花花庙乡。清乾隆《重修凤翔府志》卷2:花花镇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