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越州

越州

①南朝宋泰始七年 (471) 置,治所在临漳郡 (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南齐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电白以西,广西容县、灵山以南,合浦以东地区及海南省。南朝梁移治合浦县 (今浦北县南旧州村)。隋大业初改为禄州,寻改合州。唐武德五年 (622) 改合浦郡为越州,贞观八年 (634) 改为廉州。

②隋大业元年 (605) 改吴州置,治所在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浦江县除外)、曹娥江、甬江流域。大业三年 (607) 改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越州,天宝、至德间又改会稽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越州。南宋绍兴元年 (1131) 改绍兴府。

③元至元十二年 (1275) 于普么部地置,属曲靖路。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南四十五里越州镇。《明一统志》 卷87曲靖军民府: 废越州 “本唐悦州,……元置千户所,改越州”。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越州卫。


(1)南朝宋泰始七年(471)置,治临漳县(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旧州东)。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灵山以南,合浦以东,广东省茂名市以西及雷州半岛地。隋大业初改名禄州、合州。后又改为合浦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合浦郡为越州,辖境仅有广西合浦、浦北等县地。贞观八年(634年)又改为廉州。(2)隋大业元年(605年)改吴州置,治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区约今浙江省浦阳江(义乌除外)、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市地。大业二年(606年)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天宝元年(742年)又为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为浙江东道节度使治。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为绍兴府。(3)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治今云南省曲靖市南越州镇。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越州卫。


猜你喜欢

  • 都云 (雲) 桑林独立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北。明初废。

  • 洛涧

    又名洛水、青洛河。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之窑河。源出安徽定远县东南,西北流在淮南市东今洛口镇入淮河。《水经·淮水注》: “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古水名。又称洛水、青洛河。即今安徽省淮南市东淮河

  • 固原镇

    明 “九边” 之一。明弘治十五年 (1502)置,为军事重镇。治所在固原州 (今宁夏固原县)。防区相当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南部。《明史·兵志三》: “固原州,隶以四卫,设总制府,总陕西三边军务。” 后废

  • 艾不城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寰宇记》卷22海州东海县:废艾不城“在县北二十四里。今古相传,田横避难,汉使艾不追横而筑。后晋移赣榆县于此。北齐天保元年省”。

  • 北舞渡镇

    即北舞镇。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北魏为北舞阳县治。隋、唐为北舞县治。在河南省舞阳县北部、沙河南岸。面积43.2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北舞渡,人口 6630。汉、魏为定陵县治,

  • 青条岭

    在今河南宝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51宝丰县: 青条岭 “四面分水,其东南曰净肠河,流合滍水。又北为马渡河,又西为绵封河,东北为达老河,俱流合于沙河”。

  • 营州右屯卫

    ①明置,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北。《方舆纪要》 卷11蓟州: 营州右屯卫 “在州治北。本在大宁卫境,永乐二年移建于此”。②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旧建州 (今辽宁朝

  • 楝村店

    即今河南新蔡县东三十八里楝村镇。清乾隆 《新蔡县志》 卷2 《乡镇》: 东路有 “楝村店”。

  • 雅尔博罗克巴勒底宗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北白地。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雅尔,顶也。博罗克,黑帐房也。巴勒,威也。底,小也。”

  • 罗江

    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秀水河与睢水河会合后之凯江。《方舆胜览》 卷54绵州: 罗江“在本县。两水相蹙成罗纹,故名”。鉴江西岸支流。在广东省西南部、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源头古为罗辨县境,下游化州市古为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