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渡镇
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赵渡镇 “在朝邑县南十五里。滨渭河。为商贾辏集之处”。
集镇名。在陕西省大荔县东南部。赵渡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800。东临黄河,西濒北洛河。因村东有黄河渡口,以姓得名赵渡。明、清均设镇,1960年因处三门峡水库库区迁移,1988年移原址重建。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公路通大华公路。
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赵渡镇 “在朝邑县南十五里。滨渭河。为商贾辏集之处”。
集镇名。在陕西省大荔县东南部。赵渡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800。东临黄河,西濒北洛河。因村东有黄河渡口,以姓得名赵渡。明、清均设镇,1960年因处三门峡水库库区迁移,1988年移原址重建。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公路通大华公路。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口,湟水南岸。清同治二年 (1863),回族首领马桂源等据险反,官军数日始克。
元外剌部驻地,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在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察干乌拉东南。从太祖时起,外剌部与皇室世代婚姻,统辖旧部。有古城遗址,城北佛寺中发现宪宗七年(1257)外剌驸马建《释迦院碑记》。
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七年 (前210),“自琅邪北至荣成山”。《正义》 谓即成山。
金置,属唐县。即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里军城镇。明于此置马驿。在河北省唐县西部。面积97.3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稻园,人口 2000。因驻地为古军城旧址而得名。1953年设军城乡,1958
北魏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后改属北淯郡。西魏为雉阳郡治。隋初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初属南阳郡,后改属北淯郡。西魏为雉阳郡治。隋初废。
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7九江府德安县:百家山“其山纡回旋绕,盘踞数十里。相近有大塘山”。
北宋崇宁四年(1105)改安口砦置,为允州治。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北。政和中废。
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境。一说在今多伦县西北。《明史· 成祖三》: 永乐二十二年(1424),以蒙古太师 (明封和宁王) 扰边,朱棣率师北征,六月班师,七月 “己丑,次苍崖戍,不豫。庚寅,至榆木川,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改石砫宣慰司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石柱县地。1913年改为石砫县。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石砫宣慰司置,治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