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站
元置,即今河北赤城县。为大都至上都间的重要驿站。
元置,即今河北省赤城县。属云州。时为大都至上都间的重要驿站。明初改置为云门驿。
元置,即今河北赤城县。为大都至上都间的重要驿站。
元置,即今河北省赤城县。属云州。时为大都至上都间的重要驿站。明初改置为云门驿。
即今江西湖口县东花尖山。《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湖口县:花尖山在“县东四十里。形如芙蓉”。
元置,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明洪武十九年 (1386) 改为康佐副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康佐长官司。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太晖山上。《清一统志·荆州府》:太晖观“在江陵县西北太晖山上”。在湖北省江陵县城西1千米处。据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湘献王朱柏就宋元时草殿原址所建,崇祯八
北魏正始二年(505)后改石城县置,为石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西魏初复为石城县。
旧址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 烟浦埭在 “府东南二十里。《志》 云,堰水曰埭。埭九十有四,烟浦最大。上承九十九溪之水,广袤五、六里,襟带南乡之境。出溜石六斗门入于晋江。宋时
即今江苏苏州城西南三十里灵岩山。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砚石山 “其山出石,可以为砚,盖砚石之名不虚也”。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15引 《越绝书》 云: “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见“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八十里罗渡苗族乡 (罗星渡)。《方舆纪要》 卷 70珙县: 罗星渡堡 “元至元中亦尝设罗星长官司于此。后废。洪武中设堡,并调叙南卫官军戍守”。清废。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小汤山镇。《元一统志》:“在昌平县东南三十五里,地名汤山,其上有寺。”清康熙中于此建行宫,并于泉泮凿石为池,乾隆初扩建为浴池。所出泉水温度高,又含硫质,故名汤泉。今已辟为小汤山疗
一名代龙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西晋泰始七年(271)在五龙渠故迹之西开凿。《水经·谷水注》 称:“代龙渠即九龙渠也。”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三国魏修千金堨,开沟渠五,谓之五龙渠。至西晋,大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石河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木兰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