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资山

资山

①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88枣阳军: 资山 “其上深邃阔远,居于其间者可以耕种。修竹大木,环山之民皆资焉,故以为名”。

②又名独秀山。在今四川资阳市西南三里。《方舆胜览》 卷63资州: 资山 “在资阳县。范淳甫诗:资山岩谷多神仙,鸾车凤马随风烟”。《方舆纪要》 卷67资阳县: 资山在 “县西南三里。迥然秀拔,一名独秀山”。


集镇名。在湖北省枣阳市东南部。属王城镇。人口3000。为原资山镇人民政府驻地。《舆地纪胜》:“其上深邃阔远,居于其间者可以耕种,修竹大木,环山之民皆资焉,故以为名。”一说,清人姚资山在此定居,故名。资山河流经镇境。主产稻,还有小麦、棉花和油料作物。盛产茶叶、板栗等。有农具修造厂和建筑业等。有公路接316国道。


猜你喜欢

  • 石人沟

    又作希鲁河、西洛河。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6:“西洛河,亦出大山松林,合三水南流二百余里入海。此河源北隔山,即乌苏里江之源也。”

  • 信宁镇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废信宁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武隆县东南江口镇。明置巡司于此。

  • 红心集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明设红心驿于此。

  • 倭肯河

    亦作倭坑河、窝肯河。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为松花江支流。《三姓山川记》: “窝肯河即倭和江,在三姓城东,河水由东南老岭北发源,曲绕至城东北窝肯哈达西山根,入松花江汇流。” 《清史稿·地理志》 作倭肯河

  • 辰州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武州置,治所在龙㯹县(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以辰溪为名。后移治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县以南沅水流域地。大业初改为沅陵郡,唐武德三年(620

  • 阿耨达山

    即今西藏西南部冈底斯山。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冈底斯山“即大雪山地,阿哩地方之东北,周一百四十余里,峰峦陡绝,积雪如悬崖,山顶百泉聚流,至麓即伏,实诸山之祖脉,梵书所谓阿耨达山也”。阿耨达为清凉无热

  • 青谷

    亦称清水谷。在今陕西洋县东北。《资治通鉴》: 东晋宁康元年 (373),秦苻坚遣将王统进兵汉中,“梁州刺史杨亮帅巴僚万余拒之,战于青谷”。即此。又称清水谷。在今陕西省洋县东北。东晋宁康元年(373年)

  • 宁武军

    ①唐置,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资治通鉴》:唐乾符五年(878),李国昌“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进击宁武及岢岚军”,即此。②即今山西宁武县。《方舆纪要》卷44朔州:宁武军“即代州崞县之宁武关也,亦南

  • 灵谷寺

    又称大灵谷寺。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中山陵东。《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灵谷寺“在外城内,钟山之阳。《金陵记》:蒋山寺旧在山南,本名道林寺,梁曰开善寺,宋曰太平兴国寺,后为蒋山寺。明因孝陵奠焉,乃移于

  • 松山县

    辽开泰二年 (1013) 置,为松山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金属大定府。蒙古中统三年 (1262) 为松州治。至元二年 (1265)废。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