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耳山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二十五里。《方舆胜览》 卷53眉州: 象耳山 “在彭山县。有杨祐甫十事记”。《方舆纪要》 卷71彭山县: 象耳山在 “县东北二十五里。山形耸秀,连峰接岭,南至蟆颐山下,有宝研、磨针二溪,龙池、蟹泉诸胜”。今山上有李白读书台、象耳寺遗址及唐宋以来摩岩造像及题刻。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二十五里。《方舆胜览》 卷53眉州: 象耳山 “在彭山县。有杨祐甫十事记”。《方舆纪要》 卷71彭山县: 象耳山在 “县东北二十五里。山形耸秀,连峰接岭,南至蟆颐山下,有宝研、磨针二溪,龙池、蟹泉诸胜”。今山上有李白读书台、象耳寺遗址及唐宋以来摩岩造像及题刻。
一名和店。即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二里和孝镇。民国 《重修汝南县志》 卷2: 第九区有和孝店集。
亦名北市江。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防城县:北仑河“其上源曰文义河,出拷邦岭,东北至北仑汛,屈而南,嘉隆江自西南来注之。其南岸则越南界也”。北仑河从木河村起至东兴镇,为中越界河。在广
北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二县地置,为无为军治。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方舆胜览》卷48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因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元为无为州治。明洪武初省入无为州。1912年废州为县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南。宋 《景定建康志》卷18: 黄山湖 “在溧阳县西南三十七里黄山下,周回五里”。
又名桓公城。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北十里。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邯沟“历邯沟故城东, 盖因沟以氏县也。《地理风俗记》:即裴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沟城,故县也”。西汉地节二年(前68年),
即今江西崇义县东南杨眉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8:崇义县东“老鸦山又东行偏南十里至杨眉寺墟,巡司驻此”。
在今甘肃临潭县东。《资治通鉴》: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三月,壬寅,王孝傑、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唐兵大败”。即此。
即蒲江县。在今四川蒲江县。《隋书·地理志》 作蒱江县。
即今辽宁盘山县东北东莲花泡。明《辽东志》卷3:镇武堡“莲子湖东空”。即此。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延津县东。《春秋》: 桓公十二年 (前700),“公会宋公于虚”。战国属魏。《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年 (前242),“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即此。古邑名。又作郯。春秋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