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河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清一统志·郧阳府》:豆沙河“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南流入筑水”。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
古水名。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北流入至南河。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曾以此为根据地起事。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清一统志·郧阳府》:豆沙河“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南流入筑水”。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
古水名。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北流入至南河。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曾以此为根据地起事。
唐初置,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万岁通天元年 (696) 改为威武军。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寰宇记》 卷161临贺县: “因县置郡,以邑内临水、贺水为县名。” 三国吴为临贺郡治。南朝宋为临庆国治。齐为临贺郡治。隋为贺州治,大业初废。十二年 (6
唐置,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西兴镇。宋改名日边驿。唐置,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宋改名日边驿。
即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清末于此置登科府。民国初置邓柯县。“洛须龙” 藏语意为 “传教的地方”。
亦名口外。泛指今长城以北地区,包括今内蒙古及蒙古国地。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如河北之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山西之杀虎口等,故有口北之名。又称口外。泛指长城以北地区。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如古北口
一名校书堂。东汉杨震隐居时讲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西。《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在湖县隐居教授,“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时以为三公之象,堂因以名。即“校书堂”。
战国楚邑,即今河南太康县。秦置阳夏县。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太康县。秦置为阳夏县。
又名居庸山。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层峦叠嶂,奇险天开。太行第八陉。《后汉书·耿弇传》:光武初,彭宠联匈奴,“胡骑经军都,(耿)舒破其众,斩匈奴两王,宠乃退走。(耿)况复与舒攻宠,取军都”。注:“军都,
在今江西寻乌县西。《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长宁县: 登头岭在 “县西四十里。行者必登绝顶,路始得通,因名。有登头隘”。
亦作奇纳林屯。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黑龙江南岸勤得利村。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东北松花江即混同江南岸,距 (富克锦) 城三百八十里奇纳林屯。”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