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堂镇

观音堂镇

①又名观型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二十四里凤溪镇。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观音堂镇“昔有杜妪供大士像,香火渐盛,故名”。

②即今河南陕县(驻三门峡市湖滨区)东六十八里观音堂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9:同治元年(1862)八月,捻军“至陕州之观音堂”。

③在今湖北保康县东南。清有把总驻守。民国《湖北通志》卷36保康县:观音堂“《光绪舆地记》:在城东南九十里”。


在河南省陕县东部。面积49.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堂,人口 1630。因昔有观音庙堂得名,后曾称崤岭镇。民国时称观音堂镇。1949年设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5年复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豆类、烟叶、油料作物等。有煤矿和化工、阀门、陶瓷、农机修配、面粉、铸钢、砖瓦等厂。陇海铁路、310国道经此。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汉代古槐、杨连弟烈士纪念碑等。


猜你喜欢

  • 红宜县

    1937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红泉、宜川二县合置,治临镇(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取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2月改置固临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红泉、宜川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治今延

  • 沙河寨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七十里沙河镇。明、清置沙河寨巡司。

  • 东泰山郡

    北魏皇兴三年(469)置,属北徐州。治所在南城县(今山东平邑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平邑县和新泰市部分地。北齐废。

  • 龙尾关

    即今下关。在云南大理市区西洱河北岸的旧城。《方舆纪要》卷117大理府:“府南三十里为龙尾关,亦曰下关。城有三门,皆控点苍、洱海之险,为拒守要地。”《清一统志·大理府》:龙尾关“当洱之尾,一名河尾关”。

  • 豸岭冈

    在今广东四会市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四会县:豸岭冈, “嘉靖中,乡人立寨其上”。

  • 和桥镇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

  • 卓克采长官司

    亦作卓克基长官司。清乾隆十四年 (1749) 置,属杂谷安抚司 (后改杂谷直隶厅)。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南卓克基乡西索村。后废。

  • 莫家寨河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境。《方舆纪要》 卷119威远御夷州: “莫家寨河在州境。汲其水浇炭火上炼之,即成盐,居民恃以为利。”

  • 龙街关

    明永乐五年(1407)建,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七十里。有土巡检司。清废。

  • 马家城

    南宋初州守马彦先筑,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北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