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陵

西陵

①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史记·六国年表》: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秦拔��、西陵”,即此。

②三国魏武帝陵。在今河北临漳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9临漳县“讲武台”条载:“(曹)操有疑冢,凡七十二处,在漳水上, 自讲武城外,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

③即蒋陵。俗名松陵冈。又名孙陵。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钟山南麓。《晋书·成帝纪》:东晋咸和三年(328), 苏峻与卞壶曾“战于西陵”。《方舆纪要》卷20上元县:西陵“吴大帝葬焉,亦曰孙陵”。

④清代皇陵墓群之一。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清乾隆时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 自此清皇陵有东、西陵之分。西陵有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四帝陵及后妃、王公、公主陵寝等,陵区四周层峦迭嶂,形势高爽,山水相间,今为京西游览胜地。

⑤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又径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 言可以固守, 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宋书·竟陵王诞传》:“诞遣参军刘季之与(顾)彬之并势, 自顿西陵, 以为后继。”即此。唐李绅有《渡西陵十六韵》诗。五代时钱镠改名西兴。


(1)战国楚邑。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前279年),“白起拔楚西陵”,即此。《括地志》谓在今湖北省新洲县西,《水经注·江水》谓在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当误。(2)本名固陵,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南朝宋设西陵牛埭,即此。(3)即晋西陵。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鸡笼山(今北极阁)之阳,相对于钟山之阳的晋东陵,故名。东晋元、明、成、哀四帝葬此。(4)即“清西陵”。


猜你喜欢

  • 武强侯国

    西汉初置,属巨鹿郡。故址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南旧城村。《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高帝六年 (前201) 严不识以击鲸布功,封 “武强侯”。后废。西晋于此复置武强县,仍以武强故城为名。

  • 大西门

    五代杨吴金陵城的正西门,明代改名石城门。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

  • 罗家疃堡

    即今山西朔州市东北罗疃村。《清一统志·朔平府》: 罗家疃堡 “在朔州马邑乡东二十五里”。

  • 制胜堡

    明置,属广宁堡。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卫: 制胜堡 “在卫东二十里”。

  • 必里罕城

    即班勒纥城。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元史·速不台传》:“壬午,帝征回回国,其主灭里委国而去。……复命(速不台与只别)统兵万人由不罕川必里罕城追之。”

  • 九曜石

    即药洲。在今广东广州市教育路南方剧院水池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5:九曜石“在药洲旁,南汉主刘使罪人移自太湖灵壁浮海而至者。石凡九,高八九尺或丈余。嵌嵒峍兀,翠润玲珑,望之若崩云,既堕复屹。上多宋

  • 普门寺

    唐建,在今陕西凤翔县东门外。寺壁有吴道子画的佛像。北宋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 诗曰:“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寺壁有吴道子画佛像。北宋苏轼诗:“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 张三营子

    即今河北隆化县北六十里张三营镇。《清史稿·地理志》:承德府隆化县有“张三营子”。

  • 宛县

    秦置,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西晋为南阳国治。南朝宋为南阳郡治。北周与上陌县合并改为上宛县。古县名。秦昭襄王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战国时为楚著名产铁地。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所。汉

  • 蓬勃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之浪花礁。见民国间郑资约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