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蠡河
一名浦阳溪。又曰西运河。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其南曰西蠡河, 自宜兴太湖而下,止开浚二十余里,若更令深远,则太湖水来,漕渠一百七十余里,可免浚治之扰。”《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西蠡河“在城南。一名浦阳溪。北枕运河,南接滆湖。相传范蠡所凿。宜兴县有东蠡河,故此曰西也”。
一名浦阳溪。又曰西运河。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其南曰西蠡河, 自宜兴太湖而下,止开浚二十余里,若更令深远,则太湖水来,漕渠一百七十余里,可免浚治之扰。”《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西蠡河“在城南。一名浦阳溪。北枕运河,南接滆湖。相传范蠡所凿。宜兴县有东蠡河,故此曰西也”。
在今云南嵩明县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4嵩明州: 罗锦山 “在州东北十五里。岩石峭立,文彩若罗锦,因名。下有罗锦泉,里中之田,资其灌溉”。
唐天宝元年(742)改溪州置,治所在大乡县(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乾元元年(758)复改溪州。
一名卜魁。又名奇察哈哩。清康熙三十年(1691)筑,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清一统志·黑龙江》:“齐齐哈尔城取嫩江北达呼哩等所居之庄为名。”达斡尔语“齐齐哈尔”意为“边地”。康熙三十七年(1698)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清姚莹 《东槎纪略》卷3: “葛吗兰本名蛤仔难,在淡水东北,三貂、鸡笼大山之后社番地也。……地名噶玛兰系番语,闽音不正,讹为蛤仔难。” 乾隆三十二年 (1767) 福建漳州人林汉生来
春秋时鲁邑。有二: (1) 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亦称西郓。《春秋》: 成公四年 (前 587),“冬,城郓”。《左传》: 成公十六年 (前575),“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公还,待于郓”。杜注
亦作末河、谋河、墨河。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漠河在 “县西十余里。县以河得名。源出元宝山,合三水曲折南流,折而东而北,五十里注于黑龙江。河大产金,所谓漠河金厂也。始于光
指今四川青衣江支流安河溪。《元和志》卷32洪雅县: “县西有洪雅川,以名县。”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东北刘房子镇。清末为大刘房子。后简化为刘房子。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刘房子驿距公主岭驿六里六”。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芦苞水在“县北四十里。《志》云,县北三十五里有龙坡山,一名花山,又北五里则芦苞水出焉,其水秋冬皆涸,夏始溢,北出一里合于胥江,南出南海县境,至官窑
战国楚地,确址不详。《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北围曲沃、于中, 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又云:“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不上贡事于郢矣。”徐广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