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
清代宫内南书房之别称。因位于乾清宫之西而名。清震钧《天咫偶闻》卷1:“南书房则在乾清宫南廊下之西,最为清要之地。”乾、嘉两代,命翰林编录《石渠宝笈》、《天禄琳琅》、《閟殿珠林》、《西清古鉴》等书, 皆为南书房翰林官所编。
清代宫内南书房之别称。因位于乾清宫之西而名。清震钧《天咫偶闻》卷1:“南书房则在乾清宫南廊下之西,最为清要之地。”乾、嘉两代,命翰林编录《石渠宝笈》、《天禄琳琅》、《閟殿珠林》、《西清古鉴》等书, 皆为南书房翰林官所编。
在今甘肃西南境。《方舆纪要》 卷60洮州卫: 野庞河 “在卫西。源出西倾山,经西番东境,北流五百余里,入黄河”。
①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3任丘县: 金沙岭,“以土阜参差而名,本无岭也。《志》 云: 岭回环断续,隐约蜿蜒,如见如伏,凡数十里。断处有细沙流出,如金星,因名”。②即金岭。今新疆天山
即今陕西长安县大峪口通往柞水县的道路。因南段傍柞水河谷行走,故又称柞水道。南北朝以前已畅通,《初学记》卷5引北周庾信《终南山义谷铭》:义谷道“东出蓝田,则控灞乘滻,西连子午,则据泾浮渭”。
一作“武城”。战国时赵邑。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又《秦始皇本纪》:始皇十四年(前233),“桓定平阳、武城
①又名天威城。即今河北井陉县北十六里威州镇。北宋初为天威军治,熙宁中又为井陉县治。金又为威州治。②即今四川汶川县,西临岷江。西南距汶川旧县(今绵虒镇) 四十里,东北距茂州 (今茂县) 九十里。民国 《
在今湖南沅陵县北三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九矶滩“矶凡有九,环峙中流,长可二里”。
唐改长杨县置,属硖州。治所即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寰宇记》卷147长阳县:“县南崖有长阳溪,因以为名。”元属峡州路。明属夷陵州。清属宜昌府。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
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北。东汉废。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属南郡。东汉废。
东汉永初三年(109)改广汉北部都尉置,后属益州。治所在阴平道(今甘肃文县西五里)。辖境相当今川、甘两省交界的白水江流域及四川涪江上游地区,三国魏改为阴平郡。东汉永初三年(109年)置,治阴平道(今甘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方舆纪要》卷77永定卫“那平关”条下:“《志》云,(大庸)所有那平、边岩下、青鱼滩三关,旧皆为戍守处。”光绪《湖南通志》卷31永定县:边严关“在县西三十里。凿石道里许,通西路蛮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