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汾州
①北齐天保三年(552)置,治所在昌化县(今山西离石县)。北周建德六年(577)改为石州。
②隋开皇四年(584)置,治所在隰川县(今山西隰县)。次年改为隰州。
(1)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治昌化县(今山西吕梁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吕梁、柳林、中阳、方山、临县等市县地。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为石州。(2)隋开皇四年(584年)置,治隰川县(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石楼、交口、永和、隰县、大宁、蒲县等县地。五年改名隰州。
①北齐天保三年(552)置,治所在昌化县(今山西离石县)。北周建德六年(577)改为石州。
②隋开皇四年(584)置,治所在隰川县(今山西隰县)。次年改为隰州。
(1)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治昌化县(今山西吕梁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吕梁、柳林、中阳、方山、临县等市县地。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为石州。(2)隋开皇四年(584年)置,治隰川县(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石楼、交口、永和、隰县、大宁、蒲县等县地。五年改名隰州。
明南京城西门之一。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因门外有三山,故名。
即今江西宁都县东北八十五里湖岭咀。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0宁都州图: 东北有湖岭嘴墟。
清初建,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旧街乡。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相传昔有兄弟六人,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顺治十年(1653)设宁古塔昂邦章京与副都统于此。康熙元
即今山东鄄城县东红船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濮州(今鄄城县北旧城镇)东南有红船集。
明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五十里。后废。
在今广东汕头市西南浔洄。《方舆纪要》卷103澄海县: 浔洄山在 “县西五十里,突起海中,接潮阳县界”。又 《清一统志· 潮州府》: 浔洄山“在潮阳县北十里揭阳水中,一名巡梅山。有林二翁穴,在山后薮泽中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方舆纪要》卷90桐庐县:老鹰岩“在县西四十里。岩际有路,沿江险峻”。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南六里旧城。清代以原教化司地置,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四十二里孔垅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黄梅县中南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孔垄,人口1.5万。传孔氏逃荒至此,垦地围田,称孔家垄,后简称孔垄。1949年设孔垄区,
又作鄂锡克塔山。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亚山北。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卷27: 鄂锡克塔山 “国语,鄂锡克塔,星也。(宁古塔) 城东北三千六百十七里”。《清一统志·吉林一》“额密勒河” 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