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石楼县(今山西石楼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县地。贞观元年(627)废。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石楼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石楼等县地。贞观元年(627年)省。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石楼县(今山西石楼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县地。贞观元年(627)废。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石楼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石楼等县地。贞观元年(627年)省。
又作于都斤山、都斤山、郁督军山、乞督军山、尉都楗山、乌德鞬山、乌德健山、乌德犍山。即今蒙古国中部之杭爱山。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置,属焉耆府。治所即今新疆若羌县。民国初属阿克苏道。1920年属焉耆道。1930年焉耆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9年改为若羌县。古旧县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
即今江西婺源县西中云镇。清康熙《徽州府志》卷1婺源县:三十都有中云村。光绪《婺源县志》卷2:三十都“中云,离城四十里”。(1)在江西省婺源县中南部。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中云,
即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吴郡志》 卷15: 踞湖山,“钱氏 (吴越) 有国日,造寺于山下,曰荐福寺。至今里人不以踞湖名山,或以寺名名之”。
即鄩谷水。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史记·张仪列传》:“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集解》引徐广曰:“一作‘寻’,成皋巩县有寻口。”《正义》引《括地志》:“温泉水即寻,源出洛州巩县西南四十里。”一说“什谷之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中都留守司。治所即今安徽蚌埠市东二十里长淮卫镇。清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东部、淮河南岸长淮卫镇。属中都留守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清一统志·夔州府二》:云安厂盐课司“在云阳县东北,即故云安监地。本朝雍正七年设巡司,乾隆元年改设盐课大使”。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立石关” 条内: “狮子堡在县西北七十里。嘉靖五年设,与旧县城并为控御瑶民之要路。”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北。
1912年改泗州置,属安徽淮泗道。治所在今安徽泗县。1928年直属安徽省。在安徽省东北部。属宿州市。面积 1787 平方千米。人口85.3万。辖12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泗城镇。西汉置夏丘县,治今泗城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青坪。1946年7月当地解放后先后设蓝雒办事处、蓝雒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