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行唐县

行唐县

①东晋改南行唐县置,北魏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三十里故郡村。太和十四年(490)于县置唐郡。熙平中移治犊乾城,即今治。隋属恒山郡。唐属恒州,长寿二年(693)改名章武县,神龙元年(705)复名行唐县。大历三年(768)于县置泜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又改名章武县,后唐同光初复名行唐县。后晋改名永昌县,后汉复名行唐县。北宋属真定府。元初改属保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②辽置,属檀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辽史·地理志》:“本定州行唐县。太祖掠定州,破行唐,尽驱其民,北至檀州,择旷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县。”金废。


(1)古县名。辽置,治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属檀州。金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属石家庄市。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41.2万。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州镇。战国时为赵南行唐邑。汉置南行唐县,以战国南行唐邑为名,治今故郡,属常山郡。清乾隆《行唐县新志》:“初帝尧封于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南行经历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北魏改今名,太和十四年(490年)置唐郡治此;二十一年废唐郡,复属常山郡。熙平二年(517年)徙治今址。隋属恒山郡。武周长寿二年(693年)改名章武县,唐神龙元年(705年)复名行唐县,属恒州。五代曾先后改名彰武、永昌县,属镇州。宋属真定府。元属保定路。明初属定州,正统十三年(1448年)改属真定府。清雍正后改属正定府。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改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定县专区,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58年并入新乐县,1962年复置。1993年划归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郜河、曲河、大沙河等流经县境。有口头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红枣。为全国奶山羊基地县和省商品猪基地县。矿产银、铁、蛭石、大理石等。有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京鹿、新口公路经此。有古迹升仙桥及烈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 张秋县

    1940年10月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阳谷、寿张、东阿三县析置,治张秋(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1947年撤销,并入阳谷、寿张、东阿等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阳谷县东部、寿张县东北部

  • 浣花里

    唐成都县坊里。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五里杜甫草堂一带。《旧唐书·杜甫传》: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 即此。

  • 文彻县

    唐贞观六年(632)置,属羁縻彻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地。后废。

  • 大谷关

    一名水泉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大谷口。张衡《东京赋》云:“大谷通其前。”即此。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八关以备黄巾,大谷关即其中之一。又称水泉关。东汉中平元年(184年)何进所置八关之一。今河南省

  • 廮遥县

    北魏永安二年 (529) 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隋开皇六年 (586) 改为廮陶县。古县名。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分廮陶县置,治今河北省宁晋县。为巨鹿郡治。隋开皇六年(586年)又改名廮

  • 苦汗城

    唐西域尸弃尼国 (识匿国) 都城。在帕米尔西部喷赤河东岸舒格南 (今属塔吉克斯坦)。《新唐书·西域传》: 识匿 “初治苦汗城,后散居山谷。有大谷五,酋长自为治,谓之五识匿”。

  • 邢丘

    春秋晋邑。在今河南温县东二十里平皋村。《左传》:宣公六年(前603),“秋,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战国属魏。西汉置平皋县。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温县东。春秋晋邑,战国属魏。《左传》宣公六年(前603年)

  • 益都路堤 (隄)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3沂州 “小河堤” 条下: 益都路堤 “元时州属益都路也”。堤以路名。

  • 沙头

    即今湖北荆沙市沙市区。《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楚王殷遣将许德勋领水军击荆南高季昌,“至沙头,季昌惧而请和”。即此。(1)古地名。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

  • 简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十八年 (598) 改为缘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简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六年 (623) 改为南简州。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