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城
即蓝市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为大夏都城。后为大月氏都城。《后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国 “居蓝氏城”。
即蓝市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为大夏都城。后为大月氏都城。《后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国 “居蓝氏城”。
即今安徽全椒县南赤镇乡。民国《全椒县志》卷1:赤镇街“距城四十里,湾街长一里,俱市肆。有分运盐局一”。
五代南唐置,即今江西宜黄县。北宋开宝三年 (970) 升为宜黄县。五代唐置,即今江西省宜黄县。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升为县。
亦名银殿山。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四十二里银锭山。《新唐书·地理志》 恭城县:“有钟乳穴十二,在银帐山。”
元改都结峒置,属太平路。治所在今广西隆安县西都结乡。明属太平府。1916年废入镇结县。元升都结峒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西都结。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清称都结土州,1916年废入镇结县。
即今舂水下游。出今湖南宁远县东北,西流至道县入营水。《水经·湘水注》: 都溪水 “出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南径其县西……又南径新宁县东,溪水又西径县南,左与五溪俱会。县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会于县门,故
唐置,在今河南宜阳县西。《新唐书·地理志》河南郡福昌县:“西十七里有兰昌宫。”
西汉改蒲坂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东汉复改蒲坂县。即“蒲坂县”。
宋置,属邵武县。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镇。元置拿口巡司于此。明初废。清复置巡司。民国时称拿口镇。
北宋时对西藏前藏地区的汉译称。吐蕃王朝(约629—842) 沿臧河 (今雅鲁藏布江) 南北两岸置乌如 (中央翼)、要如 (左翼)、叶如 (右翼)、如拉(分支翼) 等军政区域。吐蕃王朝灭亡后,原建置废,
在今北京市宣武区牛街。建于辽统和十四年(996)。明正统七年(1442)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大修一次。主要建筑有礼拜殿、邦克楼、望月楼、碑亭等。建筑形式采用中国传统木结构式, 内部装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