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蒙山

蒙山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太原郡石艾县有 “蒙山”。《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蒙山 “在州东北十五里,孤峰耸秀,高出众山”。

②一名西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六年 (312),“ (刘) 曜入晋阳,夜与刘粲等掠百姓,逾蒙山遁归”。即此。

③在今江西上高县南,接新余市界。最高峰白云峰海拔960米。《舆地纪胜》 卷27瑞州: 蒙山“在上高县南三十五里,周回一百四十里。峭壁横险,厥材千寻,常有云霭蒙蔽,故以为名”。《清一统志·瑞州府》: 蒙山 “有多宝、鸡笼等峰。宋庆元间尝产银铅,故峰名多宝,并置蒙山务于下,后废”。

④又名东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接平邑县界。《尚书·禹贡》: “蒙、羽其艺。” 《诗经·鲁颂·閟宫》: “奄有龟、蒙。” 即此。《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引明公鼐 《蒙山辨》: “蒙山高峰数处,俗以在西者为龟蒙,中央者为云蒙,在东者为东蒙,其实一山,未尝中断。龟山自在新泰县境,其北有沃壤,所谓龟阴之田是也。《旧志》: 蒙山绵亘百二十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古刹七十余所,龟蒙顶为最胜。”

⑤在今湖北荆门市西一里郊象山。《明一统志》卷62荆州府: 蒙山 “在荆门州治西。两峦对起如峨眉。旧名泉子山。山麓有二泉,即蒙、惠泉。上有澄源阁,信美、浴沂、浮香、潜玉、嗽玉五亭,皆游憩之所”。《清一统志·荆门州》 引 《州志》: “山半有陆九渊讲经台。”

⑥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南五里。《旧唐书·地理志》 蒙州: “取州东蒙山为名。” 并说,“州东蒙山,山下有蒙水,居人多姓蒙故也”。因县治迁徙,故山在今县西南。

⑦即今四川名山县西与雅安市交界之蒙山。《尚书·禹贡》: “蔡蒙旅平。” 《续汉书·郡国志》: 汉嘉县有蒙山。《水经·青衣水》: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 郦道元注: “ (青衣) 县有蒙山,青衣水所发,东经其县。” 《寰宇记》 卷77名山县: 蒙山,“ 《九州记》 云: 蒙山者沐也,言雨露蒙沐,因以为名。山顶受全阳气,其茶香芳。按 《茶谱》 云: 山有五岭,岭有茶园,中顶曰上清峰,所谓蒙顶茶也,为天下所称”。

⑧即石岩山。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十五里。《清一统志 · 临安府》: 石岩山 “或谓之蒙山。山麓有洞,异龙湖、泸江诸水流入其中,流出入阿迷州界”。


(1)古山名。(1)又称西山。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汉刘曜“掠晋阳之民,逾蒙山而归”,即此。(2)在今江西省上高县南。地产银、铅,南宋庆元时置蒙山务于此。(2)今山名。(1)在山东省中部,跨平邑、费县、蒙阴、沂南等县。因在春秋时鲁国东部,古代称东蒙、东山。断块山。西北—东南走向。山体主要由片麻岩及花岗岩构成。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东蒙河、祊河分水岭。主要树种有松、槐、楸、柏及果树,产药材。胜迹有万寿宫、迎仙桥、明广寺、玉皇庙等。传孔子曾登临,有“登山而小鲁”感慨。抗日战争时期为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中心。建有国家森林公园。(2)古称名山。在四川省名山县城西与雅安市交界处。《太平寰宇记》:“蒙山者沐也,言雨露常蒙,因以为名。”邛崃山南段余脉。有五峰,主峰上清峰,海拔1440米。北陡南缓。终年烟雨濛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含酸性,适宜种茶。所产蒙顶茶为中国名茶,唐至清列为贡品。唐、宋时为佛教名山。多古迹。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建苏维埃政权,留有战壕遗址和石刻标语。


猜你喜欢

  • 陆浑县

    ①西汉置,属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嵩县东北陆浑北二十余里。西晋改属河南郡。南朝宋后废。②隋大业初改伏流县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唐属洛州。五代时废。古县名。本春秋陆浑戎地。汉置

  • 汴滑

    唐方镇之一。乾元二年(759)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领有汴、滑两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滑县、延津、长垣、封丘、开封、兰考、尉氏、通许、杞县等地。上元二年(761)废。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

  • 巴和里河

    又作巴呼里河。即今黑龙江省桦南县北倭肯河支流八虎力河。源出县东北七星砬子。西流入倭肯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窝肯河“北受巴呼里河,河亦曰巴和里”。

  • 黄僚寨

    即今广东信宜县。《明史·地理志》 信宜县: “东北有中道巡检司,治在怀德乡黄僚寨之左,废。后复置于罗马村,寻又迁于三桥。”

  • 大口店

    一作大口镇。即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大口乡。明弘治《偃师县志》卷1:“大口店,在县西南四十里。”

  • 木阁箐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四十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贵阳府:木阁箐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延袤百余里。横亘修文县境。林木荟翳,中有道通黔西。上有潭,杳深不测”。

  • 柳溪亭

    在今安徽宿州市内。《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 九月,庞勋部 “张儒等饮酒于柳溪亭”。即此。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内。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将张玄稔破宿州,杀庞勋将张儒于此。

  • 三州口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唐白河入汉江处。《水经·沔水注》:“襄阳城东有白沙, 白沙北有三洲。”《晋书·宣帝纪》:魏正始二年(241),吴将朱然围樊城,司马懿督军往援,“吴军夜遁走,追至三洲口”。即此。在今湖北

  • 石门隘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北三十八里万峰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宝庆府二》:石门隘“在新宁县西。有土城。明尝移武冈州巡司于此。后巡司仍归州,设隘长、统制、大绢等峒”。

  • 海陵监

    唐置,在今江苏泰州市。《寰宇记》 卷130: 海陵监“煮盐之务也。唐开元元年置海陵县为监,于海陵县置泰州,以辖其监。皇朝开宝七年,移监于如皋县置,从盐场之近便也”。